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翼剖面二相流压力分布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船用螺旋桨桨叶表面充气以形成气膜是改善其空泡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薄边界层理论和源汇分布面元法实现了水气二相流在叶剖面上的流动匹配计算,确定了水动力压力分布和空泡斗,揭示了空泡性能变化的机理.通过同NACA4412非对称叶剖面和NACA0012对称叶剖面压力分布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是可信的,从而为半潜桨和表面切入桨设计的水动力性能计算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82.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球物理勘测中一直面临抗干扰和精准探测难题.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寺右新马路段地下人防构筑物探测为例,介绍了二维微动剖面(2D microtremor profile,2DMTP)探测技术的方法理论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与钻探成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2DMTP在城市轨道交通勘测、设计不同阶段的使用建议.结果 表明:微动剖面探测方法非常适用于城市复杂强干扰的工作环境,能为轨道交通勘察设计、施工安全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精度,降低勘探成本与施工风险,缩短建设工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湍流剖面仪的下潜速度是进行湍流观测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参数。根据湍流剪切数据测量原理,分析下潜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下潜速度的合理范围。受力平衡条件下,湍流仪的下潜速度由仪器净重和阻力系数决定。影响整体阻力系数的因素有3个,即3个阻力分量:主体结构的冲击阻力、黏滞阻力和阻尼刷的阻力。采用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分别计算3个阻力对应的阻力系数。根据下潜速度函数,给出速度配置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仪器完成后进行下潜速度配置试验,将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4.
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储层流体的识别。希尔伯特-黄变换目前在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提取中呈现出了很大的优势,但是该方法中存在模态混叠、频率误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基于此,引入了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改进方法有效提取地震资料更具物理意义的瞬时属性。同时,为了提高储层含气性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选取瞬时频率和瞬时振幅构建分频剖面模型,对目标区域的储层特性和含气特征进行描述。再结合测井资料,运用有监督的神经网络实现对储层含气性的自适应高精度识别。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的前向反馈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某一区域地震数据有效预测该区域储层的含气状况。  相似文献   
85.
针对下击暴流中的壁面射流模型,采用4种不同湍流模型的CFD方法比较分析了带协同流壁面射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平均风剖面及雷诺应力等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使用修正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得到了与实验较为吻合的结果,对带协同流壁面射流的数值模拟是有效和准确的.使用修正的RSM分析了不同协同流和射流风速比β对壁面射流平均风剖面、壁面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当β值从0.1增大到0.3时,相同位置处的速度越大,最大速度衰减越慢,壁面摩擦因数减小越快,内、外层相互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86.
以安塞区延河西侧阳光小区以及延安裴庄两处延安组出露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露头地层层位的确定、变形构造的描述、成因机制的分析等,确定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为中侏罗世延7沉积中晚期,变形构造以大小不等的球枕状构造为主,且伴有碎裂微褶皱、塑性变形纹层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根据变形构造的发育规模和特征,结合前人研究,首次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统延安组延7沉积时期存在两期古地震活动,其成因可能与燕山构造活动早期的古火山喷发有关。  相似文献   
87.
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环丙烯单重态的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异构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3.39kJ/mo1(MP2/6-31G*//HF/6-31G*);该反应的势垒高度为413.62kJ/mo1(MP2/6-31G*//HF/6-31G*),异构化反应不易进行.计算了反应中有关物种的结构数据.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获得了沿反应途径的势能剖面  相似文献   
88.
稠油水平井注汽剖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线测试技术可以探测水平井注汽各个阶段的温度,但缺乏对测得数据的解释方法。应用FLUENT软件模拟蒸汽在水平井内的流动,得到蒸汽在水平井内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蒸汽在油管内流动时,温度不断下降,当遇到筛管分流时,温度下降幅度会增大,且分流量越大,温度下降幅度越大。分析在线测试系统测试的温度得到注汽过程中水平井的吸汽情况,在测试点等距分布时,相邻两测试点温差越大则两测试点之间注汽量越大。  相似文献   
89.
川东北南江地区灯影组三段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江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东北缘,该区灯影组三段发育了一套以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岩层。通过对杨坝剖面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区灯影组三段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以粉-微晶、泥微晶白云岩为主;中部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局部可见角砾状泥微晶白云岩;上部以硅化细-粉晶白云岩、硅化叠层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角砾状粉微晶白云岩、中-细晶白云岩。岩层中主要发育纹层状、条带状、藻叠层及缝合线构造;并且认为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地层发育在碳酸盐台地-陆表海环境中,从底到顶可识别出泻湖、浅水碳酸盐砂滩、潮坪三种亚相的沉积。总体上为一海侵-海退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90.
推导了扩散相液滴运动轨迹模型和温度场中平均流修正模型,并优化了计算方法.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均温度和温度分布方式不同都会引起温度剖面和平均流剖面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为温度场的变化会改变液滴所受到的不平衡剪应力,所以温度不同液滴的运动轨迹也不同,这种变化的动力来源于温度剖面和平均流剖面发挥的作用,它显著地影响液滴的聚结效率,因此,适当地调节流场温度可以改善流场的聚结条件.在层流流场中液滴的运动方式受温度分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随机变化因素中包含确定性因素.液滴的聚结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流场的平均温度,但温度分布方式也是影响聚结效率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温度是理论反演计算和简化工程计算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