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6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部以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二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偶见藻白云岩;灯三段下部为藻白云岩,偶见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三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藻白云岩。根据室内微相分析的结果,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可识别出云坪和藻云坪两种沉积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在时空上的有序组合,构成了研究区灯影组二-三段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内的潮坪亚相。根据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建立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相对海平面的海退-海侵-海退-海侵沉积旋回很好的控制了沉积相模式的演化,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2.
基于ASTER GDEM数据运用ArcGIS技术对藏东南地区进行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条带剖面和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y Index, HI)等数字地貌分析,结合前人资料分析藏南东部区域地质地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和真实地貌相吻合,亚东-谷露和错那-沃卡裂谷系的展布对研究区地貌格局划分起着重要作用,区内表现出西高东低和南高北低的地貌格局,米拉山地垒影响拉萨河和尼洋河的发育,沃卡地堑促进雅鲁藏布江向东发育。HI变化能反映出构造活动和岩相差异,米拉山地垒和念青唐古拉演化阶段进入幼年期(HI>0.6)是构造活动因素主导,壮年期(0.35相似文献   
103.
为了更好掌握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各层段产能贡献情况,本文分析水平井分段压裂各段产能评价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现有的3种水平井分段压裂各段产能评价技术,并提出该技术未来的重点攻关方向。结论认为:①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评价主要存在测试仪器输送困难和测试资料解释困难;②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的测试仪器因井身结构和井况使其适用性受限制,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可实时连续监测压裂动态,但数据解释仍是最大的难题;示踪剂监测技术选取合适的示踪剂可弥补上述2种技术的不足;③下一步攻关方向应着重于各技术的测试工艺和数据解释。通过对水平井分段压裂各段产能评价技术综合剖析,可对现场测试提供技术参考和后续技术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4.
注水开发是油田最主要的开发方式之一。注入水波及面积是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油藏内注入水流动方向及波及面积与其所受合力的方向及大小有关。尤其对于低渗透油藏,毛管力对油藏内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利用数值模拟和矢量叠加方法,计算了正韵律正方形储层模型中各网格内流体所受注入水压力、重力和毛管力等作用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了储层内任意网格油水渗流作用力的定量表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亲水正韵律油藏,储层上部渗透率变低使毛管力增大,当毛管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注入水会从下部的高渗透层段向上部的低渗透层段渗流,导致上部低渗层段的水驱效果好于下部储层,在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下部的高渗透层段内。如果油藏渗透率较大,油藏内无毛管力影响时,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上部的低渗透层段内,对下部高渗透层段实施封堵措施,有利于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5.
高云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41-3743
鄂尔多斯盆地部分油田区块发育相互重叠的多套层系,单井开发多套层系,可以有效提高单井产量,降低钻井成本。针对长庆油田目前一套井网多层开发特点,通过不同井身剖面、不同层间跨距等条件与注采井网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直-增-稳-微降-小角度稳斜"五段式井身剖面及优化设计"五段式"井身剖面的造斜点、造斜率,通过两个试验区43口井钻井实践,初步实现一套井网两层双中靶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利用惯导系统解算运动误差的通用模型,提出了在非停走停模式下的多接收子阵合成孔径声呐逐点运动补偿算法,解决了惯导系统数据与SAS数据融合问题.通过仿真分析了进动误差、侧摆与升沉误差和角度误差三类运动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对海试试验数据的成像处理表明:采用本文算法可有效改善成像质量,从而验证了提出的运动误差解算方法与运动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正>考古,难道只是拿着洛阳铲在坑洞里翻来挖去吗?当然不是!除了陆地上,水下也有考古活动,要不然,那些古时的沉船都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水下考古涉及海洋学、水声学和仿生学等诸多学科,是一个充满高新科技含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8.
根据钻井资料及构造分析, 对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和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解释, 在该地区震旦系之下识别出断坳二元结构的陆内裂谷, 该裂谷由4个断陷沿纬向形成一个裂谷带, 其平面分布形态与高磁异常范围极为吻合。结合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认为: 裂谷期断陷中发育典型陆内双峰式火山岩, 是航磁异常带上磁力高的直接表现; 高磁异常带轴线与断陷的边界断层位置吻合, 异常源具有垂直向下的通道, 与基底断裂及深部岩浆上涌有关。正演计算验证了南华纪裂谷带模型的磁异常结果。高磁异常带东段为裂谷成因, 向中部、西部裂谷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至巴楚段高磁异常主要由二叠纪玄武岩造成, 异常带西段则属于塔南古陆块。  相似文献   
109.
常规波束形成算法都是基于过采样率的,这使得多波束成像声呐系统因采样率高,数据吞吐量大,体积.成本和功耗等都很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帝通采样的频域波束形成算法,将带通采样信号的各频谱分量搬移到原始频谱位置,再进行相位补偿,进而实现带通采样频域波束形成。对其算法进行了仿真,并通过处理海试数据,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为解决多波束成像声呐系统的小型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0.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勘察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可探测范围内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金州石河岩溶勘察中,我们利用多道瞬态面波技术,对地表变形区域及推断存在地下溶洞的区域进行了探测,利用瞬态瑞雷面波数据解译软件及成果软件对解译成果进行了分析绘图。利用解译成果可以获取岩溶塌陷坑的浅层形态以及对岩土体力学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