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6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52.
以纯碱蒸氨废液为工作介质,构建盐梯度太阳池,并模拟青海省德令哈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太阳池运行试验。结果表明:50 cm深的蒸氨废液太阳池运行稳定时,上对流层厚度为10 cm,盐梯度层厚度为30 cm,下对流层厚度为10 cm;太阳池运行中表面产生的主要成分为Mg(OH)2和Mg CO3不溶固体;为保持太阳池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补液,减小溶液的浊度,增加光照时间能显著提升太阳池温度,在模拟环境温度15℃下运行时,太阳池的最高温度可达到44℃。利用蒸氨废液可以构建太阳池,是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锂离子电池是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推动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应用于卫星、无人机等国家战略领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战略高地.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不仅源于新兴能源材料的创新,还与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极片制造作为生产锂离子电池最核心的过程,包括制浆、涂布、辊压三大关键工序,制造的正负电极构成了电化学反应载体和整个电池的核心.在电极制造中,多孔多组分电极微结构发生复杂的演化与定构过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特性等性能.本文分析极片制造中制浆、涂布和辊压技术进展与应用情况,重点讨论电极微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演化以及其对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旨在从“制造工艺-微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视角形成对电极微结构设计、材料制备、制造工艺的进一步认识,为研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4.
陈新爱  孙迅 《菏泽师专学报》1999,21(2):36-37,46
简要介绍藻泽造纸厂概况,简述其生产工艺流程,分析造纸废液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指出技术革新的必要性,提出酶法制浆工艺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凸版印刷废液的再利用以及添加剂和锌的回收进行了讨论。提出并解决了因表面活性剂,锌离子对酸腐液的影响而导致酸腐液性质变化的问题,并对废液中酸的再利用及添加剂和锌的回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实验室现阶段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制浆化学与技术、造纸技术与功能材料、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数字印刷与纸媒传播技术等。  相似文献   
57.
Cr(VI)是对环境有害的主要重金属之一,实验室含Cr(VI)废液不能直接排放,必须进行回收处理。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Cr(VI)废液的浓度;化学还原法处理含Cr(VI)废液,研究以硫酸亚铁为还原剂还原Cr(VI)废液的酸度条件、还原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以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处理,废液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目的:从含银废液中回收磷酸银,避免二次污染环境;研究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把氯化银沉淀分离,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银;结果:通过水中COD的测定,自制的硫酸银与市售的硫酸银(A·R)区别不大;结论:回收含银废物,自制磷酸银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对纤维分离点处的麦草碱—乙醇浆,麦草苛性钠浆的打浆性能和纸页物理性能的比较发现:麦草碱—乙醇浆得率高12%(绝对值)左右,浆料易打浆,但相同打浆度下,纸页抗撕裂性能较差、脆裂度较大。脱除其部分残余木素后纸页性能得到改善。不论何种浆,打浆过程中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纤维的超分子结构的变化都较大地影响纸页的脆性。  相似文献   
60.
根据脱木素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脱木素反应的双输入双输出数学模型,设计了用有效碱浓度和卡伯值作为控制变量的多变量推断控制系统。对实际连续蒸煮过程脱木素反应控制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克服各种不可测扰动对脱木素反应的影响,提高脱木素反应生成纸浆的质量和纸浆得率,同时降低反应生成副产品蒸煮黑液中的残碱浓度,减少蒸煮过程的用碱量,达到保护环境、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