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92篇
系统科学   175篇
丛书文集   361篇
教育与普及   2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3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897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44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661篇
  2009年   773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494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461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中学生思维障碍的几种具体表现及学生思维障碍的几种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2.
周欣 《科技信息》2008,(18):313-314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雏是艺术设计在计划与实施阶段主要的思雏方式,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它们在艺术设计中的有机结合则会提供一种处理理性与感性之间关系的较为正确的科学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艺术设计创造力的核心,设计作品的优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设计思维深入程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邯郸市城乡220名中小学教师关于学生创造性问题的看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主要观点有:(1)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七种方法观,如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多种(发散性、逆向性、开拓性等)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等等;(2)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五种问题观,如开放性的问题、有多种答案的问题等等;(3)促进学生创造性的主要因素观依次为:强调自主和独立、强调发现学习、质疑理论和假设的机会、强调竞争和强调内部动机等。  相似文献   
24.
创新思维在成功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它倡导相兼相容的系统观,主张打破基本假设的惯性,追求战胜自我的最高境界,强调领导者或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领导者或管理者永远保持一种创造精神.要成为成功决策的高手,一方面要防止决策中常犯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决策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5.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6.
知识与智能、教师与学生、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非智力因素与课堂教学等系列问题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入手,辩证分析,探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浅谈核电站设备制造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书 《科技信息》2007,25(27):13-14
面对新的重大改革和调整,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着眼于求真、求新、求活、求实,在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8.
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以现代装饰中的散点装饰作些探讨与研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陶瓷装饰形式,构成了与其它艺术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29.
吕宁 《科技信息》2007,(23):6-8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不可分。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对上海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资格考试作文进行抽样,通过大量例证分析,表明高校学生的英语作文在圆式思维模式、集体主义价值观、高语境文化和重复强调四个方面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因此,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应在文化内涵传授和交际能力训练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30.
20世纪初以降,自从教育制度西化之后,在开启科学思维理性之窗时,却关闭了自己“象思维”的悟性之窗,致使中国学人陷入失去主体话语境地。后来几代学人,由于只有单一科学思维理性,以至于不能真正进入和领会中国传统经典。中西思维方式不同,源于语言不同。“象思维”作为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是最具本原性和原刨性的思维。在“轴心时期”,西方在“象思维”基础上产生出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并逐渐构成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象思维”则经过儒、道、佛三家而推向高级形态,构成中国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崇尚不同最高思想观念(非实体与实体)的中西思维方式,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但都非万能。两种思维方式相互不能取代,而只有经过会通,才能推进各自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