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25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5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1.
姚宇靖 《科技信息》2009,(33):396-396
驾驶员培训行业作为一个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产业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私家车的梦想正慢慢变为现实,如今买车的人多了,学车的人也在增多。这在给我市的驾培市场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使我市的驾培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进一步规范驾培机构的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驾培市场的经营秩序,亟需我们运管部门对驾培机构的监督管理方面制定有力的措施来加强。  相似文献   
812.
刘志坚 《科技资讯》2009,(32):31-31
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成必然发展趋势,随之酝应而生的驾校如雨后春笋。但作为驾驶培训的有利辅助工具汽车模拟器却未得到应用,本文分析了现有驾驶模拟器功能的缺陷并根据需要提出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13.
针对毫米波雷达数据均匀性差,数据量小,噪点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BSCAN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的雷达自适应聚类算法.改进算法能够根据K近邻距离和目标反射截面自适应调整聚类半径.首先给出一种聚类半径根据K近邻距离动态调整的机制:目标第K个近邻的距离与阈值相比较,以确定阈值半径取值.再提取雷达提供的目标反射截面,基于该值计算目标假象半径作为聚类半径的补充量.实现根据目标反射截面与数据稀疏程度自适应聚类的效果.将改进算法与不同参数的DBSCAN聚类算法在真实雷达点云数据进行实验对比.相较于选取合适参数的DBSCAN算法,改进算法能够更好适应毫米波雷达点云特征,对行人目标识别准确率提高4.18%,对车辆目标识别准确率提高5.63%.  相似文献   
814.
ADSL驾驶模拟器动力学模型的改进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ADSL驾驶模拟器逼真度,研究开发了新版转向系统模型、车轮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转向系统模型为力输入模型并计算了系统的弹性;车轮模型考虑了气胎弹性、接地印迹块动力学和接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采用制动力矩动静摩擦分离的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了左右转向车轮协调计算、轮胎力准确计算及stand-still(起步-停车)工况、制动到零速等精确工况的仿真.通过新版模型、2000年版模型的操纵稳定性工况的仿真结果与场地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模型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815.
自动驾驶能够有效避免因驾驶技能、心理变化、疲劳程度等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能够有助于合理管控道路交通流量以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能够提供舒适友好的驾乘体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潜在的社会效益。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从环境感知、高精度定位、场景认知、协同决策、控制与执行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中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要论述,并对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共性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816.
驾驶倾向性是衡量驾驶员驾驶过程中情绪偏好的动态指标,是碰撞报警系统中考虑的关键参数.在分析驾驶倾向性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驾驶倾向性的动态辨识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并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选取400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69组数据做测试样本,通过采用驾驶员心理测试、实车实验方式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训练时间减少、辨识准确率较高的优点,可为提前做好安全预警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17.
利用驾驶模拟软件设计并实施了小客车专用高速平曲线路段仿真实验,并对平曲线驾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半径平曲线路段均满足速度变化绝对值和速度梯度绝对值的协调性要求;小半径曲线路段起弯、回正点滞后严重,分别比直缓点和缓直点晚了100 m和30 m,操作负荷主要受曲率变化的影响;不同转向和半径的平曲线均会造成内侧和外侧偏移,随着半径的减小,车道偏移增加并向内侧集中,同时横向位置更稳定。  相似文献   
818.
侧风作用下货车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侧风作用下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基于8自由度驾驶模拟器,构建了风-车-桥耦合作用下大跨桥梁驾驶模拟平台。招募了32名职业货车驾驶员进行了侧风作用下驾驶模拟实验,采集了驾驶员行为及车辆动态响应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了关键因素,建立了侧风作用下两阶段驾驶员反应行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方向盘反馈力矩是影响侧风作用下驾驶员反应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方向盘反馈力矩在内的两阶段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侧风作用下驾驶员的反应行为。  相似文献   
819.
为验证驾驶模拟技术在跟驰行为研究中的有效性,设计了实车实验与驾驶模拟实验。选取了跟驰距离、跟驰距离标准差、车头时距及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作为分析指标,并采用Wilcox检验、生存分析方法分别验证了非时间数据、时间数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跟驰距离、车头时距、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具备绝对有效性,两种不同实验环境下跟驰距离标准差随跟驰速度变化趋势相同,具备相对有效性。实车实验中,前车加速度、前后车相对距离、前车加速度变化状态显著影响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有效性分析结果为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跟驰行为研究提供前提条件,生存分析结果可用于驾驶员反应延迟时间建模及跟驰模型优化。  相似文献   
820.
目前,电动汽车结构呈现多样化,且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传统的测试台架已无法满足其测试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实际测试需求,为了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动力总成各部件性能进行整车级集成测试,提出了整车仿真测试与试验台架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将虚拟现实驾驶模拟系统和台架动态加载控制系统集成,最大限度地模拟实车运行状况,检验关键部件的协调工作,以提升台架测试效率和产品开发周期。最后,以EM-CVT台架测试为例,验证了该台架测控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