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轧辊直径对热轧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热轧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研究了轧辊直径对热轧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四辊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直径影响率基本值的5次多项式拟合系数及工作辊直径和支撑辊直径对轧辊直径影响率的修正指数,建立了高精度轧辊直径影响率计算的数学模型,为板形控制模型参数的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将轧机机座与轧件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根据轧辊和机架的分布质量和挠曲线变形,按照瑞利法正确解决了模型中等效质量和等效刚度,并建立了一个多自由度振动的力学模型,同时以4200厚板轧机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53.
本文建立了符合WRS轧机(Work Roll Shifting Mill)实际情况的分割型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理论研究表明,WRS轧机具有优良的板形控制特性。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说明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这对于建立WRS轧机的板形控制模型有重要意义,为WRS轧机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大型轧机主传动系统在线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套用于大型轧机主传动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对扭矩采用间接监测法,既达到了监测扭矩的目的,又避开了轧机恶劣的工作环境,其中的剩余寿命预测有助于实现基于状态的预测性维修,这对保证轧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灾难性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损失,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以最小阻力定律、体积不变条件和秒流量相等条件为内容的经典轧制理论,经试验、演绎形成了较完整的轧制应用技术科学体系,这种体系所反映的是静态规律。在轧制理论发展中引入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等高新技术,对轧制过程进行控制。在轧制理论发展史上,弹跳方程建立之前是以力学为基础建立的经典轧制理论,之后为以力学和控制论为基础建立的基本轧制工艺控制理论。文章提出工艺控制理论概念,是在基本轧制工艺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新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在连轧张力理论中反映了张力的负反馈,建立了连轧张力理论体系;在厚控过程中,  相似文献   
56.
解析板形刚度理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定义轧机板形刚度系数m为单位板宽的横向刚度,即m=K/b,将板形向量模型中的板凸度公式微分,得到十分简明的板形刚度方程Kcc=m+q,与材料力学得出的板凸度计算公式联立,得到轧件板形刚解析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与实际轧机数值相比较,证明板形刚度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并已在4064mm四辊宽厚板轧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宣化钢铁公司一小型车间近年来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 ,取得了投入少、见效快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卡盘式轧机平衡缸漏油的原因,通过平衡系统设计改进,解决了卡盘式轧机平衡油路的泄漏制约生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建立了附加弯矩模型。该模型提出,在确定辊系偏移距时,应考虑附加弯矩的影响;减少万向接轴的倾角,可以提高辊系的稳定性,从而给定确定辊系最佳偏移距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首次考虑摩擦弯矩和附加弯矩对辊系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四辊轧机辊系最佳偏移距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