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综合类   1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2012年交通部提出重点推进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要求到2020年,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环保且造价低廉,与同样的路用效能材料相比较,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可节约造价20%,而在生产过程中可比热拌混合料节约80%的能耗,且整个过程常温生产且不产生粉尘与有害气体,这不仅可以缓解甘肃省筑路材料短缺及资金困难的问题,也符合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绿色、低碳,可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2.
文章结合建设南路改造工程冷再生底基层、基层施工,对市政道路冷再生基层施工中原材料选样、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控制要点等作了详细阐述,对今后同类型路面基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俞峰  于健 《科技信息》2009,(19):281-281
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旧沥青路面大修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4.
45.
论述了冷再生底基层的施工工艺,对此在沥青路面应用的工作原理以及施工的具体过程与效果做了说明,并指出此种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6.
为了更好控制混合料级配,以获取最佳路用性能,对冷再生混合料级配分形特征以及沥青路面回收旧料(RAP)假集料特性开展了研究。首先选取了规范级配范围内6种代表性级配曲线,借助分形几何理论,建立了粒径分布函数,得到了合成级配分形维数(D)、粗集料级配分形维数(DC)及细集料级配分形维数(DF),并分析了三者与冷再生混合料干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拉应变的相关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级配分形维数的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预估模型,最后通过分析级配变异性对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假集料影响的冷再生混合料级配控制方法。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冷再生混合料粒径分布及级配走向,进而反映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基于分形维数的性能预估模型可以较好预测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预估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基本在15 %以内;当冷再生混合料“抽提前后级配变化率方差”(DV)大于85或“抽提前后级配变化值”(Va)大于3.6时,宜通过添加新粗集料或调整级配曲线靠近下限等措施来提升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抗力。  相似文献   
47.
<正>一、水泥冷再生技术及其特点1.水泥冷再生技术。水泥冷再生技术是在原有旧路铺层的基础上,按照新的设计要求,选择性地掺入适量的骨料、水泥和水等外加材料,用水泥做固化剂,利用冷再生设备,在常温下就地连续完成对旧铺层的路面和基层的铣刨、破碎、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冷再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9.
沈培丽 《科技信息》2011,(31):I0217-I0217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从基层的施工方法入手对沥青路面的冷再生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中冷再生作为基层的处理方法,从而控制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50.
张捷  余红磊 《科技信息》2010,(13):322-322
本文介绍了旧沥青路面水泥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的优点和现场冷再生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以共同探讨该工艺的发展,达到提高道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