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利用辐射交联和喷雾干燥法,制备全硫化交联碳纳米管(CNT s)/粉末丁苯橡胶(SBR)复合材料,用熔融共混法对聚丙烯进行三元体系改性。结果表明:当SBR、CNT s和苯甲酸钠(相对于纯PP的质量)用量分别为15%、2%和2%时,改性后PP的冲击韧性提高了120%,拉伸强度提高了6%,扯断伸长率提高了55%,弯曲强度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92.
过共晶超高铬铸铁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过共晶超高铬铸铁的组织和热处理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过共晶超高铬铸铁的铸态组织由初生碳化物M7C3 共晶(M7C3 M23C6) 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中初生碳化物(M7C3)为六方形长秆状.在1050℃淬火的条件下,低温回火时,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的变化不大,回火温度提高到450℃后,材料的硬度显著升高,相应的冲击韧性下降;回火温度继续上升,材料的硬度下降,冲击韧性升高.  相似文献   
93.
X100高强度管线钢冲击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冲击试验方法、扫描电镜方法和微观组织分析法对不同温度下X100管线钢管不同位置的冲击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沿厚度方向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合金元素偏析,使得不同位置的冲击韧性有较大差异,在钢管90°位置处试样沿厚度方向中间部位有较严重的合金元素偏析,并存在许多非金属夹杂物和微裂纹.  相似文献   
94.
热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探讨了热处理对高铬铸铁冲击韧性和硬度的影响,并确定了组织与性能的相关性。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热处理后高铬铸铁显微组织,洛氏硬度计测定高铬铸铁的硬度,冲击试验机测定冲击韧性。结果表明:高铬铸铁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升后降,冲击韧性则相反。在1 000℃淬火空冷,并在400℃回火时,材料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5.
稀土对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变质及对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2Cr13不锈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改善了2Cr13不锈钢夹杂物的形貌和大小,未加稀土的钢的断口是典型的解理断裂,加稀土后钢的断口是准解理+韧窝型,韧窝中出现的细小球状稀土硫氧化物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加微量稀土元素铈的试样低温横向冲击性能比未加稀土的试样大幅度提高,-40℃时提高了54.55%.  相似文献   
96.
00Cr12Ni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及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模拟了00Cr12Ni不锈钢不同热输入下的焊接热循环.研究了热模拟试样的组织及冲击韧性.实验结果表明,焊接粗晶区晶粒大小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均随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细晶区组织以马氏体为主,有少量的铁素体,晶粒非常细小;焊接粗晶区试样的室温冲击功随热输入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热输入下,细晶区模拟试样均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粗晶区冲击试样均为脆性断裂,而细晶区冲击试样均为韧性断裂;为得到组织细小、韧性优良的焊接热影响区,应尽量采用小的热输入规范.  相似文献   
97.
为了进一步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承载能力,开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对粗集料/沥青砂胶、沥青用量、矿粉用量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三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三因素、三水平条件下的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硬度、贯入度及增量、动稳定度、抗击韧性等性能指标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粗集料/沥青砂胶、沥青用量对高温稳定性影响较大,矿粉用量对疲劳抗裂性影响显著,通过综合评定,确定了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合比为粗集料∶沥青砂胶=53∶47、沥青用量为10.7%、矿粉用量为25%。  相似文献   
98.
沥青混合料抵抗反射裂缝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反射裂缝是在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时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要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性能。但是,目前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指标来评价沥青混凝土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利用自动沥青路面分析仪(AAPA)模拟试验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环氧树脂耐磨胶粘涂层冲蚀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以Al2O3颗粒为增强相,制备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自制的磨损试验机上,系统考察了具有单一颗粒( 粒度为200μm)和具有级配颗粒(质量比为3:1)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冲蚀磨损特性随颗粒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磨损表面的形貌特征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具有单一颗粒粒度的复合材料,当陶瓷颗粒的体积分数约为22%-25%时,其抗冲蚀磨损特性最佳,是正火态45号铸钢的28倍;对于具有级配颗粒的复合材料,当陶瓷颗粒的体积分数约为26%-30%时,其抗冲蚀磨损特性最佳,是正9火态45号铸钢的36倍。  相似文献   
100.
典型金属冲击韧性的仿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循金属冲击韧性试验的国家标准(GB/T229-1994),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典型金属材料的冲击试验过程。预测金属在冲击过程中,冲击时间与冲头损失动能的对应关系。通过评估已知金属材料各项性能参数即材料的强度、韧度等与冲击时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与材料冲击韧性相关的比例系数v。参考该比例系数实现对未知金属材料冲击韧性的数值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