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民族旅游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有贡献作用。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对凤凰县2001-2010年的旅游总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旅游产业发展每增加1%, 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约0.26%;同时存在旅游产业到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2.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必须与农村生产发展、生态家园建设和社会进步相结合,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把统一规划与突出地方特色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的目标,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3.
属性约简在空间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电力负荷预测是一个将总量负荷预测分配到供电小区的过程,涉及空间信息量多,影响其未来小区使用的因素也多,这就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较长的运算时间.粗糙集是一种新型的数据分析方法,属性约简是其主要算法,它不需提供问题所需处理的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辅助信息.因此采用粗糙集(Rough Set)区分矩阵法对空间电力负荷预测中可能影响小区用地决策的相关属性进行约简,去除冗余属性,得出决定小区用地类型的决策规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整个负荷预测效率.  相似文献   
84.
85.
侧重于城市收缩的视角,综合引用标准差椭圆、协调耦合度、灰色关联系数等计量模型,借助ArcGIS和SPSS分析软件,对吉林省人口、用地、经济城镇化演进特征与协调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吉林省城镇人口、建设用地、城市经济指标均呈现出收缩的端倪,并且城镇化要素成长的空间差异性显著;(2)中部城市群是各类城镇化要素集聚的重要承载地域,但各要素空间分布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最高;(3)以长春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各市县城镇化要素均显示出较高程度的协调性,研究时限内中部大中城市城镇化要素的灰色关联系数亦相对较高,城市发展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而边远小城市经济要素与人口、用地要素之间呈现出显著的不协调特征,部分要素收缩趋势明显,不同等级城市的城镇化要素协调性特征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6.
以中国知网核心数据库2 294篇期刊论文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工具对产业用地利用管控研究的机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学术期刊及高频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剖析其研究现状及态势.研究表明:(1)自1992年起,产业用地利用管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水平趋向成熟.刊文期刊集中在经济与管理类、规划科学类、地理科学类、资源环境类及农业科学类等5类学科;(2)研究机构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为主体,并形成以南京农业大学曲福田教授、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西南大学杨庆媛教授、中科院杨桂山教授等为核心的4个主要研究团队.总体上各研究机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研究较为独立,局部地理位置临近的研究团队合作较为紧密;(3)27 a的研究热点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1992-2002年)聚焦于农村工业化、城市开发区建设、土地市场化;快速增长阶段(2003-2009年)研究热点主要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调控;波动增长阶段(2010-2018年)研究热点更加多元,涉及建设用地集约评价、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多规合一和乡村振兴.未来研究将聚焦在多规合一、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及农地非农化等方向.  相似文献   
87.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土地城镇化而言的,其核心是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如果农业人口能够有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就可以解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就能逐步变为现实,农业现代化方可实现.但在农民市民化的同时,又可能加剧城镇建设用地的短缺.所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农地制度改革是绕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88.
陆鸣 《科技智囊》2015,(2):48-53
<正>2014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56号国务院令,公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建立。据悉,《条例》中首次明确不动产登记的物权体系,规定10种不动产权利将依法登记,其中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  相似文献   
89.
90.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紧迫性分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为例, 通过粒度反推法和景观连通性识别重要生态用地, 通过邻域分析法构建生态阻力面, 采用MCR模型构建北京生态安全格局,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建设用地扩张概率, 对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保护紧迫性分级。结果表明, 北京市重要生态用地面积为 6488.53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山区, 小部分位于东南平原。一级生态用地面积为4482.48 km2,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 二级生态用地面积为1338.27 km2, 主要分布在西部远郊山区、西南部近郊平原和东南部平原; 三级生态用地面积为669.77 km2, 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南部平原。重要生态廊道长度为2410.47 km, 分布在远郊城镇以及城乡交界处。一级生态廊道长度为1477.63 km, 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远郊山区; 二级生态廊道长度为390.91 km, 主要分布在远郊平原的生态用地附近; 三级生态廊道长度为 541.93 km, 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周边地区, 呈环状包围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