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9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大自然探索》2005,(8):46-47
在夏威夷岛的北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有的甚至从上千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看上去甚为壮观。如果你有兴致登上瀑布的顶部,就会在峭壁之上的水池中看到一种身长大约50厘米、体色呈棕色并带斑点的刺鳍鱼。夏威夷原住民称这种刺鳍鱼为“长着类似蜥蜴脑袋的鱼”。据说,这种鱼在岛上生存繁衍的历史几乎与夏威夷群岛形成的历史一样久远。  相似文献   
12.
13.
嘉陵江瓦氏黄颡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取实验鱼的脊椎骨为主要研究材料,配合胸鳍棘脱钙切片对照,得出嘉陵江瓦氏黄颡鱼的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正相关增长;体长与年龄呈“∫”型增长,体重与年龄生长曲线为抛物线增长。  相似文献   
14.
美国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鱼类。主要生长于从大西洋的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至墨西哥湾的图克斯潘(Tuxpan)一带的溯河性鱼类。我国于1991年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进30多尾仔鱼,经4年培育,于1995年成功自然产卵。广东省汕头市海洋与水产局于1996年6月17日从国家海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寄生在云斑海猪鱼Halichoeres nigrescens鳃上的多唇虫属一新种;海猪鱼多唇虫Polylabris halichoeres sp.nov.新种以吸铗数目,生殖腔外围有同心环的肌纤维等特征而区别于近似种Polylabris japonicus Ogawa et Egusa,1980。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忻州市的稻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忻州市乃至山西省北部地区稻田养鱼的养殖技术。从养鱼稻田的选择、稻田养鱼工程建设、鱼沟和鱼坑的消毒、鱼种选购及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稻田养鱼技术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经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并在24 5 ℃条件下孵化获得仔鱼, 观测了20 ℃,23 ℃,26 ℃和29 ℃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结果表明: 卵黄囊期历时分别为8 21,7 41,6 61,5 61 d; 饥饿半致死时间分别为13 01,11 01,10 01,9 01 d; 卵黄囊期仔鱼体质量的净增加量分别为2 74,3 00,4 66,3 02 mg;体长净增加量分别为3 92, 4 10, 5 20, 3 32 mm; 特殊体质量每天增长率分别为10 01%, 11 06%, 21 20%,14 05%; 特殊体长每天增长率分别为6 29%,7 22%,10 75%,7 32%. 体质量和卵黄囊体积呈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p<0 05).  相似文献   
18.
瓦氏黄颡鱼精巢发育及精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精巢呈栉状分支,每一分支内部结构为叶型,精巢小叶由许多壶腹状的精小囊组成,精巢发育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和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的发生和形成经历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到成熟精子的一系列过程,精巢后1/3的精巢尾区由上皮细胞构成,既无生精功能也无贮精作用,成熟精子在0.45%~0.55%盐溶液和pH7.5的弱碱性的自然河水环境中保持的活性最好,并具有相当长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 filiis Fouquet,1876)主要寄生在圆口铜鱼的皮肤、鳍、颌须和鳃上.小瓜虫破坏鳃的程度分为3个层次:轻度,小瓜虫寄生在鳃上皮,鳃丝未发生粘连;中度,鳃丝发生粘连,鳃丝的基本形态仍可辨;重度,虫体大量寄生,鳃结构受到严重破坏,鳃丝基本形态以难以辨别.感染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皮增生,形成白色囊泡;皮肤和鳃上的一些寄生部位糜烂,部分上皮缺失;鳍条被挤压变形,严重者鳍缺失.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05,(4):54
近日,在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机器人展览中,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鱼形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该款机器人长1米、重25公斤,可在水中自主游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