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200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59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龙牙楤木组织培养与不定芽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龙牙楤木Aralia elate(Miq.)Seem的幼嫩茎、叶为外植体,在含有0.5mg/LNAA 0.5mg/LBA培养基上分别添加0.5mg/12,4-D、2mg/12,4-D时,茎、叶外植体出愈率最高,愈伤组织转入MA (1-3)mg/LBA (0-0.5)mg/LN从后,形成了密布白色霜块状、绿色瘤状和黄褐色颗粒状三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其中,白色霜状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产生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A无激素培养基。  相似文献   
72.
香根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寻找大批量快速繁殖香根草的有效办法,以香根草的茎段、茎节为实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6-BA、IAA、2,4-D对其不同的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中,MS培养基附加6-BA 0.5mg/L 2,4-D 2.0mg/L的激素组合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团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6-BA 3.5mg/L IAA 0.2mg/L;再生苗在MS培养基附加6-BA 3.0mg/L IAA 0.5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可见,茎段和茎节均可作为外植体.考虑到茎段数量较大,易取材,且效果明显优于茎节,认为茎段是香根草组培快繁的理想外植体.  相似文献   
7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融合及植株再生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根据对有关文献的分析,讨论了原生质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植物原生质体的游离、培养和融合技术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原生质体培养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重点放在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遗传性状的改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个体并通过无性途径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74.
一种改进的非线性铣削力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综合考虑再生振动效应和刀具偏心模型对动态铣削加工过程的影响.改进并建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的非线性圆周铣削力数学模型和铣削加工过程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对比铣削动力学实验数据和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5.
西昌市具有得到独厚的光、热、水和土地资源,生产的杂交玉米种子商品性好、产量高,是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是国家西南片区唯一的热带血缘硬粒型玉米制种基地,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6.
水玻璃砂在绿色铸造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旧砂再生难题长期困扰着铸造与环保工作者。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干法再生、湿法再生、加热干法再生、化学再生、生物再生等水玻璃再生方法。对现有的几种典型的水玻璃再生方法的原理及其设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各类再生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课题组开发的一系列水玻璃旧砂再生设备,认为未来水玻璃旧砂生物再生将重点研究绿色高效的水玻璃旧砂促溶剂以及再生设备的开发。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离散SIQ模型的稳定性.通过非标准差分方法得到了离散的SIQ模型,利用迭代法得到了模型解的正性和有界性、基于定义的基本再生数、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唯一存在性;通过线性化方法和构造离散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利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基于三种不同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全过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从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耗能因子等方面对数值模拟结果与93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极限承载力方面,未考虑约束作用对峰值应力影响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偏安全;基于统一理论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对套箍系数较大的试件符合较好,而套箍系数较小时结果偏保守;考虑取代率、含钢率、钢材屈服强度对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影响的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程度较高.轴压刚度方面的分析表明,按照弹性叠加原理计算的构件轴压刚度相对于试验值偏低,而考虑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的组合轴压刚度计算方法及本构得到的计算刚度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另外两种本构的计算值偏于不安全.此外,三种本构模型计算的耗能因子均高于试验值,表现为模拟的荷载 位移下降段比试验曲线平缓.  相似文献   
79.
为分析遗留下分层开采时再生顶板的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以北皂煤矿油页岩分层下行开采为背景,结合前期研究中建立的下分层再生顶板碎裂结构模型及其分带特征,通过改进传统的相似材料配比构建了下分层再生顶板碎裂结构相似材料试验模型,并对下分层开采中的顶板运动、支承压力分布及支架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二次采动影响,再生顶板垮落岩块碎胀系数较小,压实程度较好.上、下分层采高接近情况下,下分层工作面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及峰值均小于上分层,分别为上分层的38%和51%;下分层支架受力为上分层的91.6%;下分层采出后顶板中不规则冒落带及规则冒落带高度均增加至采前的3倍;裂隙带高度增加为采前的1.6倍.为类似条件的下分层采场设计、支架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通过实验,对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和树脂体外再生系统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解决运行过程中跑树脂、酸碱用量过多等问题,达到控制方便,节能减排,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