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45例,成功42例,成功率93.3%,3例转外科手术,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一种微创、彻底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方法:对90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结果:90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该手术路径对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治疗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正>我院1988年4月—1993年9月,内锐检出胃癌293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哈、汉族食道癌6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分析 一、民族:60例中,哈族13例,占哈族胃癌病例的56.52%;汉族47例,占汉族胃癌病例的27.81%,哈汉族平均检出率为20.47%,哈族食道癌明显高于汉族。 二、性别与年龄:13例哈族中,男11例,女2例;47例汉族中,男34例,女13例。哈族患病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70岁。汉族患病年龄为最小35岁,最大77岁。哈汉族平均患疾年龄60.38岁、56.44岁。哈族患  相似文献   
35.
炎症性肠病在临床上诊断较为困难。我院1998~ 2 0 0 0年收治了 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经内镜统计学分析及积分[1] 判断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后 ,均予以SASP等灌肠治疗 ,效果较好 ,现分析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1998~ 2 0 0 0年 3年期间住院病人 5例 ,病例号分别为 80 175 ,88312 ,8835 8,88775 ,8910 0 ,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5 0 .8岁。 5例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及病史特征如下。病例 1:80 175 ,女性 ,73岁 ,以腹痛、脓血便 3天入院 ,既往有类似病史二十余年。入院后大便培养阴性 ,ESR 2 3mm /h ,TBiL 2 1.5 6mm…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症状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这些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腹痛、消瘦、大便隐血阳性、腹泻或发热等症状、体征.平均持续2a.通过胃镜、小肠x线钡餐及大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彩超多普勒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另有健康体检者15例.结果38例患者中小肠炎性肠病(包括Crohn病、糜烂/溃疡)11例,小肠血管异常者5例,小肠息肉样增生6例,小肠蛔虫症3例,结肠黑变病6例,未见异常者7例.健康检查者中未见任何异常者10例,结肠黑便病2例、小肠蛔虫症1例,小肠息肉样增生1例,小肠血管异常者1例.结论胶囊内镜对经传统方法未能检出的疑似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对疾病早期、轻型患者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患者提供舒适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本组采用经鼻内镜治疗鼻息肉、鼻窦炎220例,在围术期运用舒适护理理论,在护理过程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满足病人心理、生理、社会的多方面需求.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在随访期内未见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围术期病人进行舒适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术后康复,减少甚至杜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特点,指导患者对此病提高认识,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此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经内镜室确诊的788例RE患者的内镜资料.结果:本组788例患者中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其中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7%,15.48%,25.13%,28.55%,18.15%,5.58%,1.14%;男女比例为2.23:1;蒙古族423例(53.68%),汉族280例(35.53%),其他民族85例(10.79%);内镜下分级Ia级127例(16.12%),Ib级540例(68.53%),II级89例(11.29%),III级32例(4.06%).结论:中老年男性是本病的高危人群,蒙古族较汉族的检出率高,且内镜下以I级表现者为多,应从多方面着手预防本病,及时合理用药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利用内镜探索经鼻进路完成鼻眼区域的部分手术,使得一些眼科手术向微创、简单、并发症少且外型美观的方向发展,鼻内镜手术为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途径。我院在鼻内镜下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16眼,并不断改进术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及内镜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通过其治疗胆道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ERCP后,根据病变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结果:26例胆道梗阻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