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系统科学   201篇
丛书文集   265篇
教育与普及   4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8篇
现状及发展   59篇
综合类   647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郑世英 《聊城师院学报》2002,15(4):48-50,58
重金属是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类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污染物,它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但可被生物体富集,并且可以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因此,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将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生物体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并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23.
24.
高Q-腔中量子化平移运动与原子内态布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在驻波腔场中两能级原子的量子化平移运动与原子内态布居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原子量子化平移运动敏感地依赖于原子的内态布居。  相似文献   
25.
河流生态系统合理生态用水比例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构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比例模型,遵循生态需水比例和生态用水比例的相关关系,以生态需水比例为标准,确定生态用水比例,然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当地水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以海河河流生态系统为例,视其河道内生态系统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为生态修复目标,计算河流系统生态需水,得到其生态需水的阈值区间为[16%~66%]。然后计算了1999—2002年海河实际生态用水比例,表明生态用水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最后通过与海河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确定海河河流生态系统的合理生态用水比例应维持在(16%~46%)的阈值区间内。  相似文献   
26.
本文叙述了在附录中查找物性参数的技巧——等分法、比例法,对“内插”、“外推”中应用较广的“比例法”,从数学角度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7.
水问题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没有水,地球就会象人类已知的其它星球那样,呈现一派荒芜凄凉的景象;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产生与发展,没有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可宝贵的资源。从大禹治水算起,中华民族已有4000余年的水利史。当今地球上出现了世界性的淡水资源危机和水体污染,严重损害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我国的水问题也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28.
在具体研究问题时可以借助基本圆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来思考,也可以把三角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认识,从而实现三角函数与几何图形之间相互转化,发挥各自解决问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9.
Based on reviewing the problems in limnology and watershed sciences in meeting the national deman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this paper proposed some challenging topics to the sciences, covering the process of lake evolu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impacts, in -lake nutrient cycling an biogeo-chemical process,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s of material flow in lake-watershed system, digital watershed and the modeling of the surface process of lake -watershed, and ecosystem health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ke-watershed.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