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51.
陈俊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76-280,285
当前超贫磁铁矿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寻找铁矿资源的热点之一。因此,对超贫磁铁矿成矿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实践意义。以哀牢山中段黎明超贫磁铁矿为例,结合野外地质勘查、物探资料及岩石矿物结构构造研究,简述该超贫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并提出初步的成矿类型。经研究认为:前寒武纪扬子地块边缘裂谷环境火山物质沉积建造为黎明超贫磁铁矿提供矿源,经后期多期次的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而最终成矿。其成矿类型可以概括为早期变质作用-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复合型。  相似文献   
252.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植密度,但不同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变化,说明种植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而影响籽粒产量。3个种植密度下,中麦30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及籽粒蛋白质量分数以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最大。3个种植密度相比较,中麦30在冀东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在该密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能实现高产目标,并通过促进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实现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优质目标。  相似文献   
253.
本研究以金属铁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使金属铁逐步转化为磁性四氧化三铁,并实现同步固定铀,重点考查了杂质离子的种类、数量以及质量浓度(ρ)对废水中铀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种类和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电化学反应性能,加快铀的去除效率。但废水中过量的Fe3+和Ca2+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磁铁矿的结晶,PO3-4会与溶液中的铁离子络合形成无磁性的絮状物(Fe3(PO4)2),在优化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铀去除率最高可高达95%。  相似文献   
254.
针对高炉冶炼超高(>80%)甚至全钒钛磁铁矿工艺流程,为了优化高炉造渣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高钛型炉渣(BFS)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研究。本工作分别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最大气泡压力法研究了高钛型炉渣的密度和表面张力。系统探究了TiO2含量和MgO/CaO质量比对CaO–SiO2–TiO2–MgO–Al2O3炉渣密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随着TiO2含量从20wt%增加到30wt%,炉渣密度逐渐降低,但随着MgO/CaO质量比从0.32增加到0.73,熔渣密度略有增加。从硅酸盐网络结构角度来看,炉渣密度与结构聚合度(DOP)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TiO2的加入会降低炉渣体系中(Q3)2/(Q2)比值(其中,Q2和Q3分别代表桥氧数为2和3的网络结构单元),进而降低炉渣结构聚合度,导致炉渣密度降低。随着TiO2含量从20wt%增加到30wt%,CaO–SiO2–TiO2–MgO–Al2O3炉渣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相反,随着MgO/CaO质量比从0.32增加到0.73,表面张力增加。此外,利用基于Butler公式的Tanaka模型获得了1723 K下含钛炉渣等表面张力图,为高炉冶炼超高比例(>80%)甚至全钒钛磁铁矿工艺中造渣制度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55.
钟炽涛 《江西科学》2023,(1):140-144
华北克拉通北缘构造活动频繁,特别是从太古宙到印支期,伴随着山前大断裂的多次活动,形成了多期次的岩浆侵入体或岩脉。以内蒙古乌拉山地区含磁铁矿伟晶岩脉为研究对象,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精确测定了含磁铁矿伟晶岩形成时代为(1 817±18) Ma,为古元古代鄂尔多斯陆块与阴山陆块碰撞的背景下,孔兹岩系发生深熔作用形成的产物,其形成、演化与“吕梁运动”密切相关,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北缘1.85―1.7 Ga的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256.
欧盟(EU)的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前,炼钢行业仍然是欧洲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之一,其排放量占欧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因此,为了避免二氧化碳的产生,使用氢气还原铁矿石生产直接还原铁(DRI)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之前的研究显示,在还原过程中由于磁铁矿颗粒表面会形成致密的铁壳,使其表现出较差的流化性和还原性。磁铁矿预氧化处理后,会显著改善它的流化性。本文探究了不同预氧化温度和预氧化程度对磁铁矿颗粒在氢基流化床内流化和还原行为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表征了还原后颗粒的显微结构和形貌,并探究了还原过程中的动力学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较高预氧化温度(1000°C)处理后的磁铁矿颗粒表面较为平坦,表现出较好的流化行为。较低预氧化温度(800°C)处理后的磁铁矿颗粒表面形成显著的赤铁矿晶须,其流化性有所降低;但其表现出更好的还原性,特别是在还原后期。磁铁矿的预氧化程度对流化和还原行为没有明显影响。动力学分析表明,较高预氧化温度处理后的磁铁矿颗粒,在还原后期,其还原速率受铁离子扩散速率影响。较低的预氧化温度能改善铁离子的扩散,进而提高还原后期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57.
在模拟高炉冶炼过程的条件下,研究了各种类型钒钛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块矿)的低温、高温还原和熔滴性能,特别是钒钛烧结矿碱度与高温冶金性能的关系及其对低、高温区域还原过程和钛还原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认了全钒钛铁矿石高炉冶炼的合理炉料结构是高碱度烧结矿加酸性氧化球团矿。但在攀钢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首要的是提高烧结矿的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