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了准确掌握松涛水库水体面积动态变化,保证区域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选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研究了1990—2019年松涛水库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9年间,松涛水库水体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水体面积的月际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期间,松涛水库拥有66.43 km~2的永久性水体,出现水陆交替现象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水库的边缘区域;月降水量、月平均温度分别与松涛水库水体面积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年际尺度上气候因素与水体面积无明显的相关性,但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水库下一年度的水体面积明显增大。可见GEE云平台可用于连续时间序列、大范围的水体动态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142.
为了探究高分六号(GF-6)卫星多光谱相机(PMS)影像提取水体的潜力,分别构建全卷积神经网络(FCN-8s)、U-Net及U-Net优化(VGGUnet1、VGGUnet2)4种神经网络进行了水体提取研究.基于水体提取结果对比分析,确定优选模型为VGGUnet1;提出基于组合损失函数FD-water loss(focal-dice-water loss)的VGGUnet1网络模型,并与归一化差分水指数(norma-lized water index,NDWI)阈值法、最大似然分类法、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等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基于FD-water loss损失函数的VGGUnet1网络模型能有效提取水体目标,增强小面积水体识别能力,减少水体错分、漏分现象,提高水体提取效果.可见全卷积神经网络在GF-6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方面具有可行性,为后续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3.
利用片状闽东南麦饭石作为覆盖材料,对受污染底泥进行覆盖并研究其对氮磷缓释的影响,探究不同覆盖量与流速对底泥氮磷污染物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麦饭石的覆盖量达到8 kg·m-2以上,流速不超过0.1 m·s-1时,对底泥原位覆盖488 h后上覆水满足Ⅳ类水质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类型分别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和多分子层物理吸附.最后根据污染物的扩散迁移规律建立一种流场-浓度场耦合模型,模型预测的氮磷释放量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35和0.010,表明该模型对氮磷释放的计算与预测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4.
浅谈人工水体的水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时的水景园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小,一般来说靠水体的自净功能即能保持水体洁净。  相似文献   
145.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污染情况,以潘集采煤塌陷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插值模块,对潘集水体中的总氮、总磷进行插值分析,得到潘集塌陷水体总氮和总磷的最佳空间插值分布图,并检验了插值预测精度。从插值图中,分析得出总氮、总磷的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泥河入口处,分别为13.373 mg/L和3.000 mg/L。建立了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塌陷水体进行评价,得出基于GIS的多因子综合污染评价方法结果为5、4级;而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为五级。  相似文献   
146.
缝洞型油藏储层类型多样,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复杂,给这类油藏的开发带来了很大困难。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缝洞型油藏的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油藏井型、水体能量、开采速度、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底水存在的单缝洞模式适合采用直井开发,而有水体的单缝洞情形更适合用水平井进行开发。结合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注水的成功实例确立了注水吞吐等主要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此类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对水体中污染物含量进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时间序列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对水体污染物含量的预测做了建模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RBF网络方法作为一种考虑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城市景观水体什刹前海与罗马湖的调查和监测,分析了北京典型景观水体的水质状况与生态环境特征,探讨了两水体形成透明度差异的原因。监测结果表明,什刹前海东岸透明度达70 cm,而罗马湖透明度为27 cm,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磷浓度的差异,由此可见,控制磷的浓度是保持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9.
水绵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水绵(spirogyra)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体,强化去除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方法,以实际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为对象,分析了水绵的除污染性能,在自然条件下,当水绵剂量(干重)为80mg/L时,经过20天处理,水的pH值上升至9.4,TP质量浓度降至0.48mg/L,去除效率达77.1%以上,TN质量浓度降至4.64mg/L,去除效率达85.4%,处理效率随水绵剂量的提高而增加。在利用水绵处理富营养水体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水绵用量和处理时间,处理后的水体氮、磷含量可达到湖泊类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标准,同时降低了水体浊度,使水体中浮游藻类总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改善了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有效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可为处理富营养水体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0.
稻田养鱼是利用水面养鱼的一种生产方法。既可利用稻田提供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儿吃掉稻田中害虫杂草。鱼儿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稻田增产又收鱼利,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