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3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5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33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贝尔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迄今已经走过86年的历程,在86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人才辈出.贝尔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性在于形成了一种自组织的超循环模式,这一超循环模式在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贝尔实验室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个贡献卓著的企业科技研发...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深港产学研基地对“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为例,论述了技术转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陈峥嵘 《科技潮》1998,(9):84-84
科学技术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均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全方位地体现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发展。因此,邓小平曾明确地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这一旗帜鲜明的主题,为当今社会倡导"科技兴国、科教兴国"指明了方向。一、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智力因素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但劳动者  相似文献   
994.
《广东科技》1996,(7):4-5
科技成果应用是使样品、样机等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产品、商品,将科学技术变成实际的生产力,包括成果投入应用(含试用)和推广两个方面。 鉴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普遍存在着难转化的问题。我所是首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1984年),也是首批事业费减拨到位单位(1990年)。较早“断奶”,迫使我们重视研究并努力实施成果转化工作,由此更深深认识到成果转化工作是研究所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一、总体思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研究所,尤其是产业研  相似文献   
995.
《科技成果纵横》1996,(5):28-30
美国国家实验室向工业技术转移的特殊方式美国国家实验室是科学技术才智的聚集地,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拼搏的强大后盾。1946年,美国按《原子能法》创建了一批国家实验室,这些实验室为政府所有,归承包商经营。今天,经营国家实验室的承包商既有私立大学、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目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现状,提出了:更新观念,增强成果转化意识,科研立项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事求是地大力宣传科技成果,敢于承担风险,切实为企业服务,逐步完善技术市场,促使科技成果转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997.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并非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现实生产力。科技要成为现实生产力,有一个从设想到经过探索、试验到实现,然后投入生产、做出产品,再经过市场检验成为商品并占有市场份额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同一组织即企业中完成的。各个阶段间紧密衔接,甚至为了尽快占领市场、提高效益,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并行交叉。因此在他们那里不存在我们这里讨论的成果转化问题。其过程一般称为技术创新或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小庭 《华东科技》2004,(10):14-15
高校本应是知识产权的"富矿",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一直是困扰科教界的问题。为何好端端抛出"绣球"没有人来接,墙内"花开满园",墙外却不"浓香扑鼻"呢?这个"愁结"该如何解?对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博士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高校成果转化应用,有它特殊的优势与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