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闫启菁 《科技潮》1999,(12):25-29
中小企业是当代经济中的主要创新力量。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政府的正式政策。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不过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十五大解除了发展非公有小企业的意识形态束缚,使非国有和非公有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歧视非国有和非公有的‘左’倾思想仍有广泛影响。中小企业的实力还有待提高。我们面前仍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世纪之交,多位来自国家经贸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市企业改革研究会、中国管理科学院管理决策所、北大、北工大、北京博采企业形象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专家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就我国中小企业转制与发展战略叙述己见。这些专家代表们的最新观点及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反映出中  相似文献   
102.
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在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只对个人消费品或工资部分进行分配,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吻合的。而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在量上既包括工资,又包括一部分利润,这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3.
104.
建国以来 ,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对所有制理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传统理论观念的束缚 ,认识逐渐深化 ,最终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5.
简析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平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平等思想,第一次运用直接理论的形式正确地揭示了私有制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并设想通过建立公有制社会来消除不平等现象,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平等观陷入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不是实现平等的正确道路,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实现平等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提出应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主张股份制可以大胆使用等。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大大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几种图表和解释,论述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利用图表所具有的形象、直观、概括性强等特点,力图正确、辩证地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布局、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有关精神.  相似文献   
108.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马克思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是第一个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第二个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另一种提法。  相似文献   
109.
地租的几种形式对应着人类社会的几个不同阶段,奴隶社会没有地租,奴隶的全部劳动和产品都归奴隶主所有,封建社会初期实行劳动地租,中后期实行实物地租,资本主义社会从本质上只有货币地租,每一种地租形式都有其产生机制,并对劳动者和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我国地租货币化应回归其正常历史进程,即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创新土地收益形式,如土地入股制度收益,以保证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理论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留给我们许多深刻思考。(1)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公有制实现形式不具有直接的社会性质。(3)公有制与私有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4)公有制的生命力不在于量的盲目扩张,重要的在于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