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81.
田湾金矿成矿带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σ^13C和σ^18O)组成表明,即有沉积围岩中的碳,也有深部来源的碳,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σ^34S波动于)‰~10‰之间,变化不大,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了工程地质环境中地球化学作用的多样性及其机理,讨论了利用人工地球化学方法增强岩(土)体强度和降低岩(土)体渗透性的可行性,认为工程地球化学在保护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等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3.
二连盆地在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凹陷的储层、物性、流体类型复杂,会显示不同的特性,利用地化录井的解释资料标准,提高油气层录井的符合率,体现出地化录井技术在天然气解释和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7个油砂样连续抽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态组分、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具有明显的湖相泥岩地球化学特征:(1)较高的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较高的C26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 C3017α(H)藿烷)、C21/(C21 ∑C29)甾烷、Ts/Tm和C29Ts/C2917α(H)降藿烷比值和较低的C19/C21三环萜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C27和C28规则甾烷含量和较低的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含量.表明早期注入这些油层的油气组分来源于前侏罗系湖相泥岩,晚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或煤岩。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龙门山西侧的老君沟、孟通沟、峨特山、羊拱海、年保也则5个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龙门山形成的动力机制提供了部分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6.
依据川南地区排水找气过程中气水动态资料和模拟实验结果 ,首次提出排水找气过程中天然气的排出具有水溶气排出和游离气排出两个阶段的认识 ,并提出了判识水溶气排出阶段和游离气排出阶段的天然气地球化学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排水找气过程中预测游离气大量产出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拓展了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7.
探索地球深部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鸿森  侯渭 《科学》1994,46(5):9-11
  相似文献   
88.
研究广西中部鹿寨地区下石炭统鹿寨组下段海相富有机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形成的主控因素,为鹿寨组下段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与演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X射线衍射、有机碳含量及主元素、痕量元素含量测试等资料对寨沙剖面鹿寨组下段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富集因素进行讨论。鹿寨组下段泥岩具有高脆性矿物、低黏土矿物的特征,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2%~4.54%,平均值为2.32%;古气候指标:古气候指数C、CIA和Sr/Cu比值分别为0.26~2.38、76.29~87.47及0.09~0.69,古氧化-还原指标:V/(V+Ni)、Ni/Co和V/Cr比值分别为0.36~0.99、2.23~9.9、2.3~26.26,古生产力指标:Ba、Cu和Ni质量分数分别为(231.32~4 128.26)×10~(-6)、(4.86~52.48)×10~(-6)、(79.99~620.27)×10~(-6)。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鹿寨组下段沉积于半潮湿—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贫氧—缺氧环境,具有中等初级生产力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贫氧—缺氧的沉积环境是鹿寨组下段泥岩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马家沟组马五5储层白云岩的成因争议较大,通过对该区马五5白云岩沉积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详细研究后,认为该区马五5段白云岩是以潮间潮下带沉积为主的沉积产物,主要发育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两种类型,白云石化流体是高盐度海水与粒间孔隙内海水二者并存的海源流体,形成了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两种成因模式。准同生白云岩以泥微晶白云岩为主,有少部分粉晶白云岩,具有水平纹层、膏模孔和鸟眼构造,常与石膏晶体共生,晶粒以自形为主,有序度较差,微量元素Sr和Na含量高,表明其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浅、高盐度及气候干燥的强蒸发环境,属于准同生白云岩成因;埋藏白云岩为粉细晶及中晶白云岩,晶粒总体较大,晶形以半自形为主,晶间孔较发育,有序度较高,与黄铁矿共生,呈团块状或不均匀状分布,微量元素Fe和Mn含量较高,δ18OPDB值偏负,反映出埋藏还原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属于埋藏白云岩成因。  相似文献   
90.
淮北土壤铁锰结核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富集及其环境地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根兴 《科学通报》1989,34(19):1505-15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