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安徽铜陵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的成因:Sr-Nd-Pb-O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运用Sr、Nd、Pb和O同位素综合示踪技术,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白芒山辉石闪长岩锶同位素初始值(ISr)变化于0.707291~0.707315之间;εNd(t)值变化于-13.04~-14.01之间;全岩δ18O值为10.2‰~11.7‰;初始铅同位素组成(t=142.9Ma)为:(206Pb/204Pb)i=17.9790~18.3267,(207Pb/204Pb)i=15.5125~15.6578,(208Pb/204Pb)i=38.1000~38.2117.结合安徽沿江地区岩浆岩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成岩物质起源于扬子下地壳和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是富集岩石圈地幔和扬子下地壳物质混合的产物,成岩过程后期经历了上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影响.其中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主要与俯冲洋壳与陆壳析出流体的混染与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地层岩土、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提出了防氟改水措施是以在陕北打窖、关中打井为主,其次伴以理化除氟等方法.  相似文献   
23.
成都市土壤测量Hg元素的发育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都市是Hg的高背景和异常区,深、浅层样各具不同的元素组合,发育特征和引起的原因。深层样Hg异常与构造、天然气、地热、矿产和基底隆起有关;浅层样则与城市居民生活古代颜料、工业、燃煤、农业、河流的污染及上游的矿产等物质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24.
白银厂矿田同位素特征及其流体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白银厂矿田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石英包裹体水的δD水为-71‰~95‰,δ^18O水为-0.09‰~ 8.7‰,显示了岩浆水、大气降水、变质水的混合作用.含矿火山岩总硫δ^34S∑s( 3.68‰)指示硫主要为深部岩浆来源,并经历了陆壳硫的混染,矿石硫主要来源于围岩.含矿流纹岩中的铅为地幔和地壳的混合铅,矿石铅主要来自嗣岩的构造活化铅.这些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白银厂矿田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早期为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晚期为构造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对流循环成矿.  相似文献   
25.
羌塘盆地中晚侏罗世旋回地层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盆地是中国海相侏罗系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对该套地层开展了旋回地层学研究,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羌塘盆地中上侏罗统至少存在四种旋回类型,即沉积旋回、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和磁化率旋回,并按级别将低频旋回划分为3个旋回级次.其中一级旋回是由顶底不整合面限制的一个总体向上变粗变浅的充填序列,持续时间为48 Ma;二级旋回显示为大型的海进-海退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27~29 Ma;三级旋回显示为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不完整旋回,旋回的时间跨度为7~14 Ma.古生物旋回、地球化学旋回(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磁化率旋回与沉积旋回具有良好的响应,并与特提斯同期低频旋回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26.
辽河盆地粗面斑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的粗面斑岩呈次火山相顺层侵入于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地层中,全岩Rb_Sr等时线年龄为(41.5±2.2)Ma粗面斑岩呈斑状构造,斑晶为钾长石、歪长石和少量斜长石,基质主要为碱性长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粗面斑岩的SiO2含量变化于59.58(wt%)到61.22(wt%),(K2O+Na2O)介于10.40(wt%)到11.83(wt%)之间,富集高场强元素(如Nb、Th、Zr和Hf)和轻稀土元素,亏损Pb.除具明显的Eu负异常,粗面斑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伴生玄武岩的相似.以上特征表明,粗面斑岩是玄武岩浆直接分异演化的结果,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不显著.此外,粗面斑岩亏损Sr、Eu、K和Rb,其K/Rb和Rb、Eu 和ΣREE分别呈线性相关,表明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对粗面质岩浆的演化起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粗面质岩石是玄武质岩浆在低压环境(≤1.0GPa)下经历大比例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而斜长石和钾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发生超低压(约100MPa)条件下,这与本区沙三期相对稳定的大陆裂谷拉张环境相一致.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大兴安岭中段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形成于234~244Ma的中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具有低硅富碱、富钙镁的特征;稀土丰度总量w(∑RE)= 122.32×10-6~140.66×10-6,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m(La)/m (Yb)N=11.99~18.68, 无明显Eu负异常(δ○Eu=0.84~0.98),微量元素以富集Rb,K,Ba,Th,亏损Nb,P,Ti为特征.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岩浆源区为富集的岩石圈地幔, 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28.
西秦岭中生代花岗岩锆石U-Pb-Lu-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秦岭地区中川岩体、柏家庄岩体和教场坝花岗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获得其岩浆侵位年龄分别为220±1, 216±6和222±3 Ma, 表明3个岩体均形成于中?晚三叠世。样品的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3个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均表现为显著亏损高场强元素Nb, Ti和P等, 具有明显的右倾式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3个岩体锆石测年样品的εHf(t)值介于?3.31~+1.68之间, 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1151~1456 Ma之间。岩石成因分析表明, 这些印支期花岗岩体的母岩浆主要来源于新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岩体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区域岩浆作用, 认为这些岩体形成于南秦岭与华南板块沿勉略缝合带相碰撞的造山动力学背景, 可能与华南板块的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29.
根据爆破理论、钻孔原理,结合试验掘进工作面的岩石条件,在岩巷掘进中应用"两小"光爆技术,选取相应器材,通过验证,取得科学应用合理的爆破参数。  相似文献   
30.
《河南科学》2016,(1):120-124
对云南班歪-爬窝地地区1∶2.5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表明,该地区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g-Pb-Zn-Cu;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都有相应元素显示异常,表明地球化学在本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根据化探数据以及地质成矿规律、遥感影像分析,共圈定7个成矿靶区.经过野外证实,发现具有矿化现象,对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