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当前地图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规范管理地图市场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2.
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节省司法资源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侵权责任法确立了概括性赔偿制度.概括性赔偿的规定是为了实现“同命同价”的诉求,但概括性赔偿不等于同命同价.要对侵权责任法第17条中的相关术语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33.
侵权法中,损失包含损害,狭义上的损害由不利益、达到一定程度、否定性评价因素三个要素构成。传统侵权法学说认为侵害结果只是现实损害,这一学说是对客观现实的错误反应,损害与侵害结果并不同质。侵害结果不仅包括现实的实质性损害,还包括实质损害威胁与实质性障碍,不利益性、客观确定性、主观评判性是它最为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房婷 《科学之友》2010,(4):103-104
网络侵犯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的行为在我国频繁出现,我国的立法虽有相应规制措施但力量仍显不足。对此,我们对必要的应对措施加以总结、整理、归类,并提出了新的制度构想,希望能对尚不完善的网络著作权市场的良好运行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5.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侵权法中,其作用主要是最低限度的限制与保护利益,维持着行为自由与权益保障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在德国模式还是法国模式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在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中都有体现。然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难以发挥,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36.
侵权责任法》第63条界定过度医疗为侵权行为。然而该条款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是不必要的检查,也没有规定过度医疗的认定标准和赔偿主体等问题。不必要的检查的判断标准有两个:违反诊疗规范而实施的检查;检查手段属于超出了疾病诊疗的基本需求。过度医疗的认定应当从行为、损害、因果关系、过错等方面进行判断。过度医疗的赔偿责任应由医疗机构承担。  相似文献   
37.
随着数字技术的产生和逐渐成熟,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模式.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其与网络内容提供者之问关于作品的著作权产生侵权纠纷时,网络内容提供者作为营利性机构,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而数字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机构,只应当承担过错责任,同时对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不应当承担连带性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8.
新近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事故保险待遇给付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仍未进行明确规定。在二者关系上,应坚持人身权利完全救济的基本原则,进行补充模式的统一建构。于此基础上,区分责任主体的不同,合理设计求偿程序,将司法成本控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39.
于波 《咸宁学院学报》2012,(12):108-109
互联网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方便和快乐的同时,我们的财产、精神等许多权益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侵害并引起了相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0.
当前有关网络域名的民事纠纷案件发生有上升之势,正确认识域名与商标权、企业名称以及域名使用和转让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利于准确适用法律来解决这些纠纷,以便有效地保护网络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但我国现行法律仍有不足之处,要促进网络经济发展,必须进行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