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微生物也许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最近,在死海中发现的一种极微小的生物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癌症,甚至可能的外星生命的秘密,这种叫做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也许还隐藏着解决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效应,主要表现为影响藻类的存活率和生长,改变藻类的细胞形态,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刺激呼吸作用,改变藻类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糖类含量,破坏藻类的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同时探讨了UV-B辐射对藻类的伤害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运用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角度系统分析了水基压裂液对储层的不同伤害机理。结合常规流动实验,提出了一套评价压裂液对储层伤害的综合性实验方法,建立了每种伤害机理与伤害程度间的对应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渗入岩心后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岩心内束缚水增加、可动水滞留以及固相大分子物质的吸附,从而引起储层渗透率降低,并且对于不同渗透性岩心其伤害规律大不相同,较低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比较高渗透率岩心的伤害率普遍要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盆5、滴西14等多个气藏的储层物性、岩性、敏感性等储层资料,开展了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评价研究。发现新疆气田气藏敏感性强,气藏粘土膨胀伤害、水锁伤害和结垢堵塞伤害较为严重。针对储层伤害的特点,本文研制了粘土防膨剂、共聚物防垢剂、咪唑啉类缓蚀剂,优选了高效防水锁剂和无固相加重剂等,开发了满足新疆气藏气井射孔作业储层保护需要的防水锁防粘土膨胀射孔液,同时根据不同气田射孔作业的需要,确定了射孔液的配方调整方法。结果显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测试表皮系数比邻井降低了20%~50%,有效解决了射孔作业储层污染的问题。该射孔液具有防水锁伤害、防粘土膨胀伤害的功能,同时具有密度可调、性能稳定等特点,对气藏储层伤害小,在新疆气田致密气藏、水敏气藏的气井射孔作业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少波 《科技信息》2012,(32):420-4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意外事故越来越多;一旦遇到这种现场,机动车驾驶人则需要懂得急救知识;掌握交通意外事故伤的基础知识和现场急救的干预措施,这有利于伤员的后续治疗和危重伤员生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水锁伤害机理及解水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层压力低(压力系数小于1)、油井含水率低(小于50%)的低渗油井,水锁伤害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毛细管效应和贾敏效应对产生水锁现象的机理认识。通过实验数据结果分析,得到了水锁现象与渗透率的关系,即:渗透率越低,水锁程度越严重,10.00 mD以下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基本在25%左右,而大于10.00 mD的岩芯压力升高值在15%左右。注入表面活性剂后,解除水锁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渗透率越低,效果越明显,最高驱替压力值下降幅度达到了近50%。说明表面活性剂对解水锁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第3位死因,是0~14岁儿童死亡的第1位死因。夏季高温时节,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多发期,了解溺水相关知识,掌握预防、自救与急救的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对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节旋藻(A1)、非洲Chad湖的钝顶节旋藻(A2)和墨西哥Texcoco湖的极大节旋藻(A3)的质膜伤害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来自中纬度与低纬度不同节旋藻对低温的反应,探讨其对低温的适应性及与原产地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直接低温处理还是经低温锻炼后再低温处理,随温度的降低3个样品细胞外渗液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增加,且胁迫的温度越低、时间越长,细胞外渗液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也越高.经低温锻炼可减弱低温胁迫对节旋藻质膜的伤害,相比之下,对A1作用更明显.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外渗液中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是A1伤害率A1比A2和A3低,特别是在处理温度低、时间长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A1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体内产热超过排热,热能大量积聚,从而使体内多种器官细胞受到热伤害,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老人、婴儿、体型肥胖者、酗涯者、心肝肾疾病患者等,都属于中暑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马超 《科学大观园》2011,(14):76-76
牛津大学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近日研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已成为当今人类的最大威胁之一。苏珊呼吁政府和私营公司联合共同对电脑游戏、互联网和社交网站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展开全面、彻底的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