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7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1.
本文以《论衡》中的疑问代词为研究对象。发现:(一)“何”作主语比前期更为普遍,作宾语后置较多,占“何”作宾语总数的10%;(二)“谁”作宾语普遍后置,占“谁”作宾语总数的80“;(三)凝固结构“何者”、“何所”、“安所”,“孰者”语法意义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前期相比,用法有所扩展。“何等”前期萌芽,此期普遍运用。“何许”为新出现的凝固结构。  相似文献   
62.
《锦衣归》是明清传奇,其中既有南方方言代词也有北方方言代词。北方方言人称代词复数"我每"、"你每"、"他每"反映了"每"在金元以来的词曲作品中的沿用。北方方言人称代词"自家"、"咱家"、"喒家"、"俺家"、"奴家"、"奴"、"某"、"某等"都可以用于人物自称,疑有社会方言色彩。《锦衣归》的代词系统不同于但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的代词系统。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以三峡宜昌方言词语的组合特征及相关问题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具有典型的事例进行概括阐述。内容涉及名词后缀、代词构成以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助词如“神”、“哒”等。  相似文献   
64.
试析英汉指示代词语篇照应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示照应在英汉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抽取指示照应中的一种——指示代词,并对其在英汉语篇中的照应功能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5.
李琦 《科学之友》2008,(9):110-112
文章分析、明确了代词能够作为相对独立的词类这一观点,然后从代词的界定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6.
张莹 《科技信息》2007,(31):136-137
众所周知,与汉语和英语相比,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日语中的每一个第二人称代词的词形都可以相应的体现它所代表的敬意程度。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的词形及敬意程度不断变化发展。所以,在使用上稍有不慎便会让人产生误解。日语学习者都很难把握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67.
从“选择就是意义”的原则出发,对勃朗宁的《我的前公爵夫人》在功能语法范围内从两个层面(词,小句)摘取了人称代词、时态、经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使读者可以从另外一个更为客观科学的角度欣赏这首经久不衰的优美诗歌。  相似文献   
68.
对“焉”字进行综合的考察研究,从而得出结论:“焉”是个多功能的词,可作指示代词、疑问代词、连词、副词、助词和语气词等;在句中可充当宾语、补语和状语。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70.
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转换有5种主要方法,其中,英语名词,介词转译为汉语动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