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77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180篇
教育与普及   1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365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亚正定阵上的Minkowski不等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亚正定阵证明了一个Minkowski淡等式,从而推广改进了一些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相转移催化下的交叉羟酸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用于苯甲醛与丙酮之间的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二亚苄基丙酮,产率达91%。  相似文献   
103.
证明了关于亚纯函数组的几个定理,这些定理在亚纯函数唯一性理论的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亚正定矩阵的几个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明厂工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并给出了几个反例.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和电镜技术观察红螯螯虾感光器中Gq蛋白α亚基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Gqα以膜结合形式定位于感杆束和以可溶性形式定位于细胞质中,Gqα定位的变化依赖于不同的光照条件.在暗适应后,Gqα主要分布于感杆束,细胞质中很少,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为1.44±0.074;在(日)光适应后,密度比减少为0.61±0.021;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处理后,Gqα定位有差异,感杆束与细胞质中胶体金颗粒的密度比由高至低,依次为绿光(1.64±0.046)、红光(1.28±0.036)、蓝光(1.16±0.111)和黄光(0.96±0.099).光调节的Gqα转位可能控制了能被视紫红质激活的Gq蛋白的数量.研究表明光波可影响感光细胞中膜结合和可溶性Gqα的比例,而这一结果可能是由被光激活的视紫红质的数量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CM分担一个有限值的亚纯函数及其导数的唯一性问题,所得结果推广了Jank等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7.
文章给出了亚正定矩阵的一些性质、等价命题及其证明.  相似文献   
108.
利用TG—D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二水合碳酸亚铈、九水合草酸亚铈、六水合硝酸亚铈三种铈盐的热分解过程.发现二水合碳酸亚铈在75-180℃下脱去2mol水生成无水碳酸亚铈,后者在220—300℃下分解脱去CO2生成CeO2;九水合草酸亚铈在100-180℃下脱去9mol水生成无水草酸亚铈,后者在290—380℃下分解并同时脱去CO和CO2生成CeO2;而六水合硝酸亚铈在60—80℃下首先脱去3.5mol水生成含2.5个结晶水的硝酸亚铈,后者在190-250℃下脱去2.5mol结晶水生成无水硝酸亚铈,在258—310℃下硝酸亚铈热分解脱去NO2和O2并生成CeO2.采用外推法研究了九水合草酸亚铈两步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由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析曲线及外推β→0获得了相应的固相热分解反应所遵循的分解机理及动力学参数.发现九水合草酸亚铈脱水过程遵循球形对称的三维扩散机理,即Jander方程G(α)=G(α)=[1-(1-α)^1/3]^2,动力学参数E=180.9kJ/mol、lnA=63.5s^-1;而脱CO和CO2过程遵循成核和生长机理,即Avrami-Erofeev方程G(α)=[-ln(1-α)]^1/1.5,动力学参数E=115.4kJ/mol,lnA=22.0s^-1.  相似文献   
109.
Biodegradable polylactide acid (PLA) resin can be combined with flax fibers to produce biodegradabl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our study, commercial PLA fibers were mixed with flax fibers by a non-woven method so as to make non- woven pre-forms, which can be generated into flax fiber reinforced PLA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mposites by heat pressing technology. The tensile, flexural and impact properties are tes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nd the influenced factors listed as making technology of the pre-forms, weight ratio of flax fibers and heat press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and optimized,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weight ratio of flax fibers and PLA fibers is 50/50, heating temperature, time and pressure are respectively 195℃, 20 rain and 12.5 Mpa.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lax/PLA composites are quite promising compared with flax/PP composites in coclrnon commercial automotive us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ensile specimen fracture surfaces, which shows voids and gaps occurring between flax fibers and PLA matrix and sign of fiber pull.out, the strength of flax/PLA interface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将α-对角占优矩阵与亚正定矩阵和M矩阵有关性质结合,给出α对角占优矩阵行列式的一个下界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