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5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部著名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归纳,对音乐理论中的常用词汇——调、调式、调性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力图使之便于在今后的研究及实践活动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相似文献   
42.
张力 《科技资讯》2014,12(24):229-229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来源、审美情趣、形态特征等内容决定了中国钢琴作品的特殊性,探讨三者对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特殊性上具有营造意境、意象,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神韵”等方面有其实际的可行性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3.
全面、系统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和把握我国古代音乐的关键在于抓住其本质——我国古代音乐是五行思想的产物,古人按照五行思想、遵循五行的规律创造、规范音乐,赋予了古代音乐"五行性"的本质。如果抓不住我国古代音乐的"五行性"这一本质,我们对古代音乐的认识将会永远只停滞在表面,关于古代音乐的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抓住其"五行性"的本质,我们才能深刻认识我国古代音乐。  相似文献   
44.
微降si((1) 7)、微升fa((1)4)是我国部分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现象,是汉族音乐中一种独特的音阶变化形式,存在于全国多种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和民族器乐曲中.在各流派筝曲中,陕西、潮州和客家筝由这两个音的体现最为突出,其音高在旋律进行中具有一定的游移性,使之成为构成乐曲风格韵味的关键因素,在陕西筝中体现为“苦音”,在潮州筝中体现为“轻六调”、“重六调”、“活五调”等,在客家筝中体现为“软套”.它们虽称谓不同,地城也相距甚远,但应源于相同的调式音阶,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本文从历史文化的同源、音阶调式的同源、“si”、“fa”音的体现和嬗变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5.
珠腊沁村公主陵祭祀是历史形成的习俗,具有严密的仪式规程。它有一种复调式结构,而且正因为这复调式结构,才养成了世俗和喇嘛两方面的专业性民俗角色。而这两个民俗角色,又由于俗民的世俗与信仰要求,变成了复合型民俗角色。  相似文献   
46.
柳琴戏的常用调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D宫调",一个是"D徵调",为同一主音的两个调式。柳琴戏在实际演出中,转调(实际上就是同主音调式转换)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柳琴戏常用的两个调式的音阶,为两个同一音高的音阶。两个调之间所使用的转调手法,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变调手法"隔凡"。  相似文献   
47.
文章通过对调式的论述,浅析调式中主音、属音、下属音以及稳定音与不稳定音的相互关系和它们在推动乐思展开上所起的能动作用,目的在于引起同行的注意,以促进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运用、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8.
49.
角调式的音乐作品在我国的音乐实践中确实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角调式的调式音阶特点;(2)五度相生律的生律特点;(3)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0.
对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调式研究,是研究朝鲜族音乐的基础。其中,对朝鲜族民歌中调式音阶的分类研究,以及对于各种调式音阶在民歌中的表现意义与可能渗透的各类题材与体裁的认识,是深入了解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存在的形式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平调调式是朝鲜族民歌中的主要调式之一,因此,对平调调式音阶的认识与了解,也就必然成为研究朝鲜族民族民间音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