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采用动态光闪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变仪等手段初步探讨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氛化铵(TA-100)水溶液内部胶束大小、形貌以及溶液的流变性质,借助偏光显微技术观察了TA-100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相异性水溶液的液晶织构.研究发现,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平均粒径、溶液流变性质随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发生规律性变化,TA-100本...  相似文献   
62.
以丁二酮为主要原料,经缩合、脱羧反应,以62.3%的总收率合成了2,5-二甲基-3(2H)-呋喃酮。用UV,IR和^1H-NMR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3.
烟草甲性信息素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炔醇及(S)-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烟草甲信息素(4S,6S,7S)-7-羟基-4,6-二甲基-3-壬酮。  相似文献   
64.
以淀粉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主要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剂,合成了阳离子淀粉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接枝共聚产物的微观聚集状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形貌.讨论了影响聚合反应的各种因素,考察了硅藻土悬浮液对产物的絮凝性能.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烯丙基氯、二甲胺、氢氧化钠为原料,探讨了合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烯丙基氯加入方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牛磺酸(Tau)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内源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的关系。方法SD大鼠在乙醚麻醉下,舌下静脉注射人血清LDL(4mg/kg)诱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检测血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丙二醛(MD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果单次静注LDL(4mg/kg)显著抑制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增加血液中ADMA,MDA和TNF-α水平。两个剂量牛磺酸(60或180mg/kg)均能显著减轻LDL所致ACh诱导内皮依赖性舒张的损伤,显著抑制ADMA、MDA和TNF-α浓度升高。结论 牛磺酸对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ADM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67.
PDMDAAC-AM共聚物的反相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imethylDiallylAmmoniumChloride,DMDAAC)和丙烯酰胺(Acylamide,AM)为原料。以煤油为分散剂,在反相乳液环境中合成PDMDAAC-AM(Poly DMDAAC—AM)的方法.从反相乳液聚合的机理出发。研究了油水体积比、引发剂的用量、单体配比、引发温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共聚产物的特性黏度和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DMDAAC/AM=2:8,油水比为3:7,采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其用量为体系总质量的0.05%的条件下,采用逐步聚合的方法得到了固含量为45%,特性黏度为800.5cm^3/g,溶解迅速且絮凝效果好的产品.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痕量钒(V)阻抑溴酸钾氧化二甲基黄的褪色反应,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建立了一种光度测定痕量钒(V)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方法的检出限为2.3×10-10g/mL, 线性范围为0.40-4.0μg/L.用于化学试剂中痕量钒(V)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9.
研究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温度和盐度对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 Hay and Mohler)释放到水体中的二甲基硫(DM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盐度为40和30时,藻细胞释放到水中的DMS的量增多(0.08 ng/cell);而盐度为35时,释放量仅为0.04 ng/cell.E. huxleyi在12℃、18℃和24℃培养下的DMS释放量分别为0.02、0.04和0.12 ng/cell.较高的温度加快了E.huxleyi的生长速度,促进细胞裂解速度,使细胞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较多的DMSP,并最终裂解为DMS,E.huxleyi在藻细胞整个生长周期中,DMS的大量出现几乎都在指数生长后期至衰亡期,这与DMSP向DMS转变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0.
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1-1997年,在进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太平洋牡较生三倍体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一定数量的四倍体。解剖法获取精卵,人工授精。染色体倍性鉴别采用染色体计数法。(1)三因素四水平L16(4^5)正交设计。试验平行重复2次,最高四倍体导率为40.0±0.0%。太平洋牡四倍体各诱导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当精卵混合20min时,将受精卵泡泡在含6-DMAP450μmolL^-1的海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