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乙酸在化学工业中使用很广泛,由于其本身的挥发性及工艺温度等原因,致使生产工艺尾气中乙酸挥发量较大,其浓度较高,影响环境.但现在对空气和废气中乙酸监测还没有较成熟的方法.在污染源验收监测中,通过碱液吸收废气中乙酸,再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溶液中乙酸根的含量,换算得乙酸的浓度.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吸收率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无干扰.  相似文献   
62.
固体酸SO2-4/SnO2-杭锦2#土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O2-4/SnO2-杭锦2#土固体酸催化剂,将其用于松油醇和乙酸酐的酯化反应,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酯化反应活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X-射线衍射、比表面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SnCl4溶液浓度0.3 mol/L,硫酸浸渍浓度2.5 mol/L.焙烧温度350℃.该条件下,松油醇转化率达到99%以上,产物中乙酸松油酯的选择性达90%.  相似文献   
63.
以2,4-二氯苯甲醛为原料,通过 Knoevenagel-Doebner反应,在苯胺的催化条件下,与丙二酸反应,合成2,4-二氯苯基丙烯酸.考查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吡啶、甲苯用量及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产品产率达到71.2%.产品用熔点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64.
合成并表征了3种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硫酸三乙基铵盐[Et3NH]、磷酸三乙基铵盐[Et3NH][H2PO4]和N-甲基咪唑硫酸盐[HMIM],考察了这3种离子液体在催化芳樟醇和乙酸酐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HMIM]的催化性能最高,当[HMIM]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n(芳樟醇):n(乙酸酐)=1:2,反应温度90 ℃,反应时间2 h乙酸芳樟酯的产率可达91.4%,选择性为100%.反应结束后,减压脱去过量的酸酐和反应生成的乙酸,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成两相,便于分离与再生.离子液体[HMIM]重复使用6次后,乙酸芳樟酯的产率仍可达86.2%.  相似文献   
65.
利用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nO-MoO3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1.8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0.8%,酸醇比为1:1.2,验证实验产率为96.7%,且该实验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PHA和氨氮低氧降解动力学的研究发现:PHV是一种更加慢速氧化的内碳源,从而减慢碳源被氧气直接氧化的速率,使其更接近于低氧氨氧化速率,从而有利于低氧段反硝化的持续进行。因此,提高厌氧段PHV的合成量可能是提高厌氧一低氧同时除磷脱氮系统中除磷脱氮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7.
68.
在氨-氯化铵水溶液中,以氯化钴(Ⅱ),HBG(邻羟基苄基氮乙酸)为原料,经配位取代、氧化反应得到了Co(Ⅲ)的配合物,即氯化二[二邻羟基苄基氨乙酸合钴(Ⅲ)酸]·六氨合钴(Ⅲ)·七水盐,其分子式为[Co(NH_3)_6]·[Co(OC_6H_4CH_2NHCH_2COO)_2]_2,·Cl·7H_2O。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性、热谱测定,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的表征。培养得到了单晶,并用X射线分析测定它的晶体结构,其中配位阴离子CoL_2~-的配位环境是一个微变形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69.
本文用~1HNMR分析方法,对由N—(杂环基甲基)水杨酰胺与(硫代)磷酰二氯关环反应的产物结构的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