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4篇
教育与普及   10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8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本文探讨吴组缃小说悲剧特点的来龙去脉,着重选取吴组缃三十年代颇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从结构人物、情节、结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吴组缃高超的悲剧艺术完全能跻身同时代第一流小说作家之列,以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界对吴组缃作品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2.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者的思想特征和独特的悲剧美学追求.本文对鲁迅小说中悲剧主人公的不幸命运、痛苦灵魂及其悲剧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这些悲剧女性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及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63.
’94~’95中国小说的新思潮是对“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反拨,倡导表现亲身经历的现实,以强烈而亲切的主观感受浸染现实。这种思潮的审美价值取向表现为:求“新”——摈弃先前对形式的崇拜,关注正在发生着的生存现实;叙述主体的主观化与叙述客体的客观化;亲历性中显著的感性倾向;与法国“新小说”派有相似点;日常口语的状态之流。  相似文献   
64.
明中后期社会,封建专制政治腐朽、没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文人颓放与市民阶层的繁荣直接影响了人情世态小说的发展。本文试对明中后期社会与人情世态小说的关系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65.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以“五四”女性文学的崛起为其标志,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创作特色:独立的女性意识;浓厚的自传色彩;强烈的主观抒情;阴柔的艺术风格,这种文学风貌对当代女性文学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本文对“五四”女作家群小说创作进行综合考察,整体地分析“五四”女性文学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夷坚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坚志》是志怪小说史上最宏伟的个人专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成书研究、版本研究、影响研究以及小说观的探讨等。近年来,有向文化研究延伸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
梁启超小说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小说改造社会的作用。也正因为他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这种社会功用使他的小说理论主张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体现在他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单薄,情节单一,概念化倾向严重,单纯地通过人物对话宣讲作者个人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损害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对五四以后新文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9.
结合自己从事人类学研究的经历和研究案例,讨论了人类学在中国研究方面的范式和使命,并就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0.
张洁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塑造了众多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而男性形象则处于次要地位。通过分析张洁小说对男性从褒扬到贬抑、从建构男性形象到颠覆男性中心主义的叙事策略,可以看出作者塑造人物时的情感状态、审美指向,以及女性意识从自觉到高扬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