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钙屑砂岩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块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钙屑砂岩通常较致密,储集性往往很差.在大量薄片鉴定及物性统计基础上,对须家河组T3x45砂组钙屑砂岩的岩石学、物性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套砂组的钙屑砂岩次生孔隙较发育,为有效的储集层,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作用等因素,其中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在储层特征及其与沉积相发育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以T3x45砂组为编图单元编制沉积微相图和砂体等厚图,预测钙屑砂岩储层平面分布特征,并对有利储层发育区块进行预测和评价,识别出3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22.
位于沾化凹陷的孤岛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菱形断块山, 边界断裂为多条断层构成的断裂带, 潜山主体构造呈短轴穹隆构造, 潜山为多期构造叠合的继承性隆起构造.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有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粒间孔和粒间溶孔、铸模孔、砾内-砾间孔和砾内-砾间溶孔、溶洞、溶蚀缝和构造缝、方解石晶簇间孔等.储层基质孔隙度大部分低于2%,孔隙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渗透率从几十个10-3 μm2到0.0001×10-3 μm2,渗透率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潜山的生储盖组合为下生上储顶盖型,但油源侧向运移.油气成藏特征有南北逢源、复式立体输导、高凸指向、混源充注、断层控制、缝洞发育、逸顶"天窗"和局部成藏等.由于孤岛潜山长期隆起,潜山顶部位缺失1.84 km2东营组,直接与馆下段砂砾岩体相接,形成一个油气向上逸散的"天窗".这是导致潜山不能大规模聚集油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高喜政 《科技信息》2013,(25):325-326
勘察报告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往往要用到规范中的有关公式。本文对部分规范公式被错用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有关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希望引起勘察同行对此类问题的重视,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保证报告结论和建议的正确与合理。  相似文献   
24.
在构造解释及断层受力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逆断层两盘剥蚀与沉积的关系,将哈密坳陷逆断层活动的地质模型归纳为单向逆冲型、逆冲生长型和基底抬升型,并提出针对这3种类型逆断层活动量的计算方法,对主要断层在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石镇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断层活动变弱,喜山期只有南部边界断层活动增强;三堡凹陷内的断层在印支期开始活动,燕山期断层活动最为强烈,喜山期断层基本停止活动;断层活动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各凹陷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火石镇凹陷构造格局早在印支运动就基本定型,而三堡凹陷的构造格局在晚燕山运动后才最终定型。  相似文献   
25.
在对厚婆坳锡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地质和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选择一些对解决矿床成因起重要作用的方面进行了高温高压实验模拟工作.研究表明,在有利的成矿溶液作用下,沉积岩中锡的活化率可高达30%,亚锡氯络合物是本矿床锡的主要迁移形式.此外,笔者成功地模拟成矿条件,在350℃、500atm 及与 Ni-NiO 缓冲剂相近的氧逸度下,用二氯化锡合成出了锡石.  相似文献   
26.
利用非线性量子自陷理论研究苯的特征能级庞小峰,游寿泉,游寿星(西南民族学院)(四川乐山教育学院)(四川大学)根据最近发展起来的非线性量子自陷理论可用来计算高分子和小分子振动能谱及其动力学特征 ̄[1~9],我们利用分立的量子化自陷方程研究了苯(C_6H...  相似文献   
2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主力目的层位。本文从上第三系储层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岩性、储集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天然气对储层储集物性的要求比石油更具广泛性;天然气藏的形成除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受控于生成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及一定构造背景等。  相似文献   
28.
一、黄土状土的湿陷问题概述 黄土状土的湿陷性是指黄土状土在浸水后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附加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较大湿陷变形的性质。这种较大湿陷变形的产生危及渠道的安全及经常营运,必须对这种地质问题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裂缝识别测井、声波测井、深浅双侧向测井求取溶蚀和裂缝带发育参数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地层系数、残余岩溶强度指数和裂缝发育指数 ,并结合岩芯观察和录井资料 ,给出控制特征参数 ,建立潜山灰岩储层单井溶蚀、裂缝带模式图。在此基础上 ,应用灰色 -遗传过程识别系统对义和庄潜山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溶蚀和裂缝带识别 ,预测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30.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老第三系埋藏深度超过 3 5 0 0 m的砂岩体普遍处于超压系统中 ,异常超压的形成与油气的初次运移直接相关 ,与断层相关的异常超压泄漏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一个重要因素。次生孔隙是因颗粒或胶结物的溶解而形成的 ,异常超压并不是形成有效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但由于超压在断层处的泄漏 ,导致砂岩体中的溶解物质得以搬运出储层 ,从而形成次生孔隙并伴随着孔隙度的净增加。板中地区深层异常超压的形成和泄漏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次生孔隙形成后随着油气的介入而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