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506篇
教育与普及   1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7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568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71.
针对一般车间执行制造系统结构复杂性高、重构能力弱、性能分析困难等问题,以水产品加工MES系统为例,通过Petri网对其进行形式化分析与建模.对水产加工的流程进行逐级分解、细化,根据功能将整个系统划分成3个模块,基于Petri网分别对3个模块进行集成建模.最后根据Petri网理论知识,对MES的Petri网模型复杂度与结点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一种行业通用的、结构简单易扩展、灵活性强的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972.
晶粒细化和分裂增韧可使两相区轧制的层状超细晶钢板具有高强度同时韧性优异.前期研究发现轧后空冷生成的层状超细晶钢板,存在屈强比偏高的问题,高达0.9.本研究通过轧后淬火在层状超细晶组织中引入马氏体的方法降低屈强比.研究发现,在750℃和810℃轧制后淬火,层状超细晶组织中可生成体积分数约为14%的马氏体.此部分马氏体使拉伸过程中呈现连续屈服行为,提高加工硬化率,使钢板的屈强比降至0.7以下,解决了屈强比偏高的问题.此外,实验钢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韧性优良.  相似文献   
973.
激光切割CFRP由于具有无磨损、无接触的特点,显示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组成材料(即聚合物基体和碳纤维)的物理和热性能存在显著差异,激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损伤一直阻碍着CFRP在工业规模上的应用.介绍了激光加工CFRP的优势,并以激光切割CFRP时热影响区(heat-affected zone,HAZ)产生和扩展的机理为基础,对影响HAZ扩展的因素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在实际的激光光源中,工艺参数是相互依赖的,对于加工工艺的参数优化和仿真值得深入研究.并对未来提高激光加工效率,进而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4.
针对螺旋锥齿轮加工过程中因无法避免误差而导致齿面加工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螺旋锥齿轮加工误差控制模型及加工参数修正方法。首先,基于实际加工中的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与相对运动关系,依据坐标齐次变换与啮合原理,确定加工参数与加工曲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螺旋锥齿轮精确齿面模型;然后,计算实际加工齿面与理论齿面的法向距离,从而建立由加工参数驱动的齿面几何误差控制模型;接着,对加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选取敏感性较高的加工参数作为误差补偿模型优化变量,以提高优化效率;最后,将齿面误差最小化问题转化为最小二乘法问题,基于改进的L-M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加工参数补偿量,以此对加工参数进行修正达到减小齿面加工误差的目的。采用一对由双重螺旋法磨削加工得到的螺旋锥齿轮副作为应用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实际加工验证,结果表明:加工参数调整后,螺旋锥齿轮齿面加工误差降低了65%以上,实际测量的齿面绝对误差均不超过0.005 mm,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齿面加工精度。该方法可为螺旋锥齿轮乃至其他复杂曲面零件加工提供一种加工误差补偿思路。  相似文献   
975.
在数控铣削过程中,刀具磨损对机床主轴能耗影响很大,同时与刀具加工能力直接相关,需适时调整加工参数以适应不同磨损状态,保证多目标综合最优.针对此问题,基于刀具磨损状态识别,根据不同磨损时期给出相应的加工参数优化策略.首先,以刀具寿命周期内的主轴功率为基础,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建立考虑刀具磨损的能耗模型,平均误差低于5%,并基于与刀具磨损的强相关性,以主轴功率作为单一指标识别刀具磨损状态.进一步,为获取影响加工成本的动态性指标——刀具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及相应的主轴功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建立刀具磨损退化模型,通过描述主轴功率随时间的变化来隐含退化过程,该模型拟合度达0.992.最终,综合考虑能耗、刀具及时间成本,设计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搜索函数最小值,给出不同磨损时期的最优加工参数及优化策略.此加工参数多目标优化融入了主轴功率与刀具RUL等动态指标,可依据主轴功率在线...  相似文献   
976.
本文提出了特大型剖分调心滚子轴承原加工工艺流程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分析了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77.
以浑源县黄芪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为例,阐述了机械深耕整地的技术要点,分析了机械深耕整地的优势及其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978.
979.
本文从零件图结构分析、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确定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一个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最后,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出该产品,满足了产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80.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学习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水平不一使得数控专业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当今社会是一个白日化的竞争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更具专业性、实用性,才能有利于就业,有利于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繁荣增光添彩。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情境教学的引进就是一大成功尝试。该文阐述了情境教学的概念,情景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情境教学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中的设计思路,及应用中注意事项,以期对数控专业的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