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是一二次系统的联络元件,它能正确地反映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并联在高压电路中,其作用是将一次高压变换成额定100V低电压,用作测量和保护等的二次回路电源,在正常工作时二次绕组近似于开路状态,所以,正常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相似文献   
62.
智能建筑中安装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其工作的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都不尽相同,对接地要求也不同。文章对智能建筑的接地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强电和弱电的接地方式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林蹟 《甘肃科技》2004,20(5):93-95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缆出线愈来愈多 ,消弧线圈已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要求。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 ,分析了弧线圈在电缆线路较多的系统中不能消弧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中性点PT在消弧线圈成套设备中的作用及PT烧坏的主要原因。以平顶山市镂桦变为例,分析该站内中性点PT烧毁的原因,针对故障情况,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结合现场站内环境,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特点,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保证了站内消弧线圈成套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5.
选取过补偿脱谐度相对较小的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减小弧道残流、降低电弧重燃次数、提高故障自恢复概率;选取阻值相对较低的并联电阻以快速泄放对地电容的零序电荷,提高健全相、故障相及中性点的过电压衰减速度,减小熄弧后中性点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和幅值,以有效抑制弧光接地引起的暂态过电压。ATP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是适用于电缆与架空导线混合的35kV城市配电系统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6.
程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98-6800
某地区110 kV电网是以一个220 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呈辐射状向各负荷变电站供电。为了保持电网零序网络的相对稳定,仅选择在220 kV变电站一台主变220 kV侧和11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一旦发生110 kV侧中性点失去的情况下,当110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将在110 kV系统产生很高的零序电压,引发主变跳闸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增加110kV系统接地点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增加中性点接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7.
贾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9038-9041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选择对电力系统防止事故的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供电可靠性高而在中压电网中还大量应用。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力系统的基本运行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故障情况进行仿真。给出了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8.
非线性电阻限制10 kV电网弧光接地过电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某变电站10kV电网为例,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程序(EMTP)对中性点不接地和经非线性电阻接地2种情况下的弧光接地过电压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方式基本保留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2种方式的优点,既能很好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又能使单相接地时供电不中断,保障了电网供电可靠性.可以认为中性点经非线性电阻接地是一种新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9.
针对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居首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接地故障电流、接地故障电压,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0.
扩底楔形桩由于其桩身截面倒楔形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但是倒楔形面和扩大头的存在对中性点位置的影响却尚不清楚。为了分析扩底楔形桩中纵向截面形式(倒楔形面和扩大头)变化对基桩中性点位置的影响规律;基于透明土材料和数字图像处理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采用非插入式测试方法开展地面堆载作用下扩底楔形桩的中性点位置测定模型试验,测得不同地面堆载等级作用下桩体沉降与桩周土体沉降等变化规律,探讨桩-土相对位移和中性点位置随地面荷载等级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了负摩阻力作用下等截面桩中性点位置测定透明土模型试验作为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透明土材料来研究扩底楔形桩中性点位置的试验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本文试验条件下,由于倒楔形面和扩大头的存在,扩底楔形桩的中性点位置明显较常规等截面桩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