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13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20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通过设计磷、铁双因子六水平二重复的随机试验,初步探讨了协同交互作用对赤潮隐藻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铁交互作用(P×Fe)极显著,隐藻合适生长铁浓度范围为50 n mol/L~1μmol/L,隐藻生长的培养液最优组合为50μmol/L磷×50 nmol/L铁浓度和10μmol/L磷×1 000 nmol/L铁.  相似文献   
62.
铸造多晶硅的吸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杂是减少多晶硅中有害金属杂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比较了在800℃、900℃和1 000℃条件下经2 h的磷吸杂、铝吸杂和磷铝共吸杂处理后的多晶硅少子寿命、电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磷铝共吸杂少子寿命的增加比仅用磷、铝单独吸杂都明显,但3种吸杂方式对太阳电池电性能都没太大影响;同时发现退火到700℃的热处理并不能有效地改善磷吸杂效果.  相似文献   
63.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HF)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1,3-磷锗丙二烯及其相关分子进行了研究.在6-311 G(d,p)和6-311 G(3df,2p)基组水平优化上计算了各标题物的平衡几何构型.结果表明:1,3-磷锗丙二烯及1,2,3-磷硅锗丙二烯为弯曲几何构型,负离子也为弯曲几何构型.另外,在B3LYP/6-311 G(d,p)水平上计算了各标题物的旋转势垒,定性估算了各标题物分子中Ge=C、Ge=Si、C=P、Si=P和Ge=P等双键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64.
在缺磷和低磷胁迫条件下,对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K1、K2)叶部的吸磷量均大于磷中效(Z1、Z2)、低效(M1、M2)基因型,但根、茎的吸磷量与磷中效基因型差异不明显;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根、叶的吸磷量均大于磷中、低效基因型,但茎部吸磷量与磷中效基因型差异不明显.缺磷和低磷胁迫下,磷高效基因型磷利用率的适应性均未表现出优势.磷高效基因型并非所有性状的适应性均能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65.
人工湿地不同的水流方式和基质对氮和磷的净化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在两种污水浓度下,人工湿地选用不同基质和水流方式时的处理效果,旨在通过试验,找到处理污水的最佳基质和水流方式.结果表明,对于高浓度污水,将陶粒和蛭石结合作为人工湿地基质,对总氮和COD的处理效果较好;水流方式采用表面流和垂直流串联搭配时,污水处理负荷较大,出水水质高.对于低浓度污水,选用陶粒和腐殖质作为基质,出水水质较好.人工湿地基质是影响磷的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选用富含氧化铁的炉渣作为基质时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合理的操作方式可以最终从污水中除磷.  相似文献   
66.
基于近年来的监测结果,本文从厦门海域氮、磷含量水平的年际变化趋势入手,结合无机氮、活性磷的平面分布特征,对厦门海域氮、磷的主要来源进行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从19%年至2003年厦门海域中无机氮和活性磷含量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农村(农业)非点源的输入是其主要来源之一.在此基础上,着重就农村(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7.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为对象,利用错流超滤技术提取海洋胶体,分别以胶体为唯一的氮、磷和铁源,研究胶体及其有机碳(COC)浓度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胶体为唯一氮源的体系,小球藻和金藻的脂肪酸与COC浓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低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多于高COC浓度下脂肪酸组分和含量.以胶体为唯一磷源的体系,3种微藻的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0时脂肪酸组分最多,ccoc=238.4μmol/L时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的体系,在COC浓度范围内(0~238.4μmol/L),各微藻脂肪酸含量与COC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coc=119.2~238.4μmol/L时,脂肪酸组分最多,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氮源体系培养的3种微藻的总不饱合脂肪酸含量最高,以胶体为唯一铁源体系培养的含量最小.  相似文献   
68.
镍-磷-纳米SiO2化学复合镀层耐腐蚀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镍-磷-纳米SiO2化学复合镀层的机理,用SEM和XRD等技术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比较了传统的化学镀镍-磷层和纳米复合镀层的沉积速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引入加快了化学镀层的沉积速度,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化学镀的反应温度,镀层在酸、碱、盐水溶液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9.
pH值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概述了SBR工艺中的反硝化除磷现象,讨论了SBR反硝化除磷工艺中pH值、碳源、聚磷菌与非聚磷菌竞争、污泥龄等影响因素。采用厌氧、缺氧SBR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段和缺氧段pH值变化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厌氧段pH=8.0、缺氧段pH=7.0±0.1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0.
采用2-异硫氰基-5,5-二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烷与不同的胺反应合成了13个新型的环状磷酰基硫脲衍生物,它们的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