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424篇
教育与普及   5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88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综合类   1483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851篇
  2011年   1166篇
  2010年   1153篇
  2009年   1176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173篇
  2006年   1022篇
  2005年   773篇
  2004年   1089篇
  2003年   1059篇
  2002年   900篇
  2001年   838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最近一段时间,选秀类节目盛行,“超级女生“是其中最风行的一个节目,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新兴词语,“玉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本文试从社会因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以及语言因素三个方面考察此类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2.
小学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自然教学的基本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过程,是学生自行探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过程。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相似文献   
73.
74.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着眼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通过分析地下开采的影响,黄土覆盖层变形裂缝规律,提出以开采方法和工艺方式来控制或减弱地表变形裂缝破坏程度,并在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回收“三下”呆滞煤炭  相似文献   
76.
试验表明,“92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种子活力、根系活力、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926”浸稻种和玉米种,可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增加次生根数和次生根长。苗期施药,同样可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分蘖、分枝,提高成穗率。其它生育期施药,可分别提高成稳率、穗粒数、粒重,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7.
78.
英语科技文章翻译中的“同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本文对“工厂”用词factory、plant、mill、works、house、yard等词及“防、抗、耐”用词proof、resistant、protect、endure、against、anti——等词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9.
“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有的教师发出感叹。原因之一恐怕是语文教学内容缺乏确定性。备课、讨论、评卷中常有争议,但往往缺少判别正误、恰切与否的凭据。编辑教材教参,一旦带有主观随意性或发生疏忽,更会给教学带来麻烦。中国语文的模糊性本不是短处,可是在基础教育中若将“模糊性”放开,用来考教师考学生,便会让人叫苦不迭了。这说明我们在研讨语文教育思想、观念、思路、方法时,“教什么”的问题至今并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80.
无论作为一个术语还是一门学科,“文学批评史”都是舶来品,这导致了西方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和书写体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编撰的决定性影响。已有的批评史著作和教材,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分体史,大体上是以西释中,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内排比中国文论的材料。这就潜伏着危机:中西文化观念的异质性使得阐释深入不下去,众多论著在同一层次上作重复研究。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还承认批评(本身)是文学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作是一种与探索文学经验有关的、既表现思想又体现乐趣的活动,那么批评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批评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