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88篇
综合类   14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采自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的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在由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酵母膏2 g/L,100%海水,pH为7.5的培养基(GPY)中能够产生真菌毒素青霉酸,产量为5.5 mg/L。在GPY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单萜α 蒎烯,能改变代谢产物的组成和含量,并显著促进该真菌产生青霉酸,产量可提高至29.15 mg/L。结果表明α 蒎烯在该菌的作用下主要得到系列氧化产物,并进一步发生氧化降解。单萜α 蒎烯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诱导子,引起微生物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膜上酶系的活性,使代谢活动得到调控,改变代谢产物组成或产量,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上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962.
以贵州喀斯特山地3种不同类型人工林(刺槐林、滇柏林、刺槐滇柏混交林)和未造林对照标准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林分的土壤酶活性与林下草本层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除多酚氧化酶外,未造林对照地的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低。(2)林下草本层特征值中,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p)及物种丰富度指数(R)间呈相同变化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C’)则相反。(3)土壤酶种类不同,其与林下草本层特征值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H、Ep、R、C’之间的相关程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H、Ep、R、C’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963.
水热法制备α-Fe_2O_3纳米球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铁、草酸为原料,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球形α-Fe2O3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水热反应温度对物相形成和形貌影响的规律;同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以紫外灯为实验光源对产物进行了光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α-Fe2O3晶体颗粒的晶化,并使其粒径分布均匀,形貌趋向于球形.在光催化性能测试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纳米α-Fe2O3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64.
 次生林是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未来的森林可能就是次生林。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其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生物学活性有重要影响。为了解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对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在贵阳市郊设置灌丛、女贞林、马尾松林3个样点,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进行为期1a的采样,并与农田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灌丛SOC含量最高,基于SOC/g来看,其含C底物的利用率却最低,土壤生化过程弱,植物和微生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女贞林N转化速率较快,林下具有反硝化能力的菌群的酶丰富,气态N流失严重;马尾松林基于每克SOC的土壤有机残体分解的速度快、强度高,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高,土壤生化过程强烈,气态氮流失率最低。总的来说,研究区域土壤SOC含量限制了微生物群落规模,对灌丛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SOC含量也间接地影响了微生物体N转化速率和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但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不显著;建议在土壤恢复初期优先让草或灌木生长,改善立地条件,之后再选择适宜的树种按照针阔混交模式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965.
研究了(α,β)混合序列的收敛定理并得到(α,β)混合序列加权和的强稳定性.并且还得到一些新的大数定理.这些结果推广了独立序列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966.
 应用四大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NMR)表征表面活性剂α 二甲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解释了各种波谱技术从不同角度对其结构特征进行确证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67.
以蚯蚓纤溶酶为生物大分子模式药物,研究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对药物活性和稳定性 的影响.以壳聚糖为原料,采用超声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分别吸附和包埋蚯蚓纤溶酶.在油水体积比 15/1,搅拌转速800 r/min,1 mL戊二醛作为交联剂,超声处理5 min条件下乳化交联制备微球,包埋法具有 较高的栽药率和...  相似文献   
968.
双功能酶AAC(6′)-APH(2″)是一种重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从临床分离出的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总DNA中克隆得到AAC(6′)-APH(2″)基因,将该基因插入质粒pET-28a中构建表达载体,然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异源表达,在IPTG的诱导下产生大量可溶性目标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纯度大于90%;建立了此双功能酶的体外测活方法,为建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双功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9.
970.
目的:构建人HIF-1α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包装生产重组慢病毒颗粒,病毒途径高效感染胃癌细胞株BGC-823,并验证基因沉默效率。方法:在NCBI数据查找人HIF-1α基因序列,然后使用siRNA在线设计软件,设计针对基因CDS区的3条siRNA序列及Negative序列。根据设计好的siRNA序列设计双链互补的shRNA-Oligo DNA,退火形成双链后与线性化载体链接,构建shRNA重组表达载体。经由293TN细胞包装shRNA重组慢病毒颗粒,随后使用重组病毒感染BGC-823,通过荧光标记蛋白GFP确定感染效率后收集细胞样本,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靶基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沉默效率。结果:shRNA重组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包装病毒后滴度达到1×104 ifu/μL。慢病毒感染BGC-823细胞取得了极高的基因转导效率。mRNA检测结果显示,siRNA3对于对与目的基因的沉默效果最好,较阴性对照序列组相比较,mRNA的表达量下降了92%,Western blot检测的结果与mRNA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合。结论:通过慢病毒途径,可以在BGC-823细胞中高效的进行HIF-1α基因的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