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13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1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29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未然 《科学之友》2005,(8):19-19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们称:从太阳上爆发出来的强烈X射线,足以使现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变成焦土,但是,奇妙的是,当地球在几十亿年前刚刚形成的时候,这种射线可能对地球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对福建省沿海至内陆出露的4件新生代玄武岩进行40Ar/39Ar年龄测试,对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其中洋底和柳城玄武岩首次获得精确的40Ar/39Ar年龄数据.结果显示,闽西明溪40Ar/39Ar年龄数据为(1.44±0.11)Ma,柳城为(17.35±0.93)Ma;闽中洋底玄武岩年龄为(11.71±0.44)Ma;闽东厦门玄武岩年龄为(17.0±0.36)Ma.结合前人年龄数据,福建省新生代玄武岩整体表现出从闽东至闽西年龄逐渐减小的趋势.橄榄石斑晶电子探针数据显示闽东至闽西玄武岩碱性程度逐渐增加,可能指示岩浆熔融程度由沿海至内陆逐渐减少,岩石圈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最新获得的闽西柳城玄武岩40Ar-39Ar年龄为(17.35±0.93)Ma,与东部沿海玄武岩相似,推测可能是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时引起的岩浆扰动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在CH3OH,C2H5OH,H2O3种溶剂体系中^99mTcO4-,乙酰苯肼、还原剂与本体Et2NCS2Na的反应,以制备含  相似文献   
44.
采用了SnCl2·2H2O为还原剂,丁二酰二酰肼(SDH)为N3-离子提供体,在室温下制备[99mTcN]2+中间体,然后与2-(4-吗啡啉代)乙基氨荒酸盐(MPEDTC)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得到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0%的99mTcN-MPEDTC配合物.该配合物是一种体外稳定性良好的脂溶性电中性物质.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表明:99mTcN-MPEDTC配合物在小鼠心肌和脑中摄取量均不高,且靶与非靶比值偏低,不适合作为心脑显像剂,为寻求新型心脑显像剂,该配合物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修饰.  相似文献   
45.
以重金属回收和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纳滤膜处理镀铬废水。本文讨论了操作压力、膜通量、CrO4^2-离子浓度以及浓缩过程等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操作压力对CrO4^2-离子的截留率影响较大,而CrO4^2-离子浓度以及浓缩过程的影响较小。在低压和废水浓度较低的情况下,CrO4^2-的截留率可达99%以上,从而实现了镀铬废水分离处理,并达到了回用目的。  相似文献   
46.
作者根据对新疆东天山典型金矿床的沉淀成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论证了形成金矿床的硅质流体最初是一种以水为主要溶剂,以溶解态、胶体态氧化硅为主要溶质的高温高压(超临界态)溶液,其来源于地幔,是一种溶解了大量SiO2的地幔流体。而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硅质流体上升运移过程中所经围岩,以致成矿物质来源具异源性。这对研究内生金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成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汪品先 《科技潮》2005,(1):24-27
深海大洋到底有何奥秘?人类面临能源危机,为何要走向深海大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在2004科协年会上做了题为《走向深海大洋》的报告,初步揭开了深海大洋的神秘面纱。汪品先院士从地球演变历史及海洋板块说切入,探究深海大洋神奇海底的世界。  相似文献   
48.
根据南京葫芦洞一支石笋高精度^230Th年龄及纹层计数,建立年际精度时标.在21800~21180aBP时段内,石笋纹层厚度与δ^18O的良好相关性,支持纹层厚度反映夏季风降水效应的观点.两种代用指标提供了末次盛冰期持续620年的十年际分辨率季风降水信息.年纹层及δ^18O序列的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冰量最大背景下十年-百年尺度的季风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9.
采用亚铜做催化剂,研究了^131I标记间碘苄胍的方法,即是沸水浴温度,标记时间15min,用铜量2.5μg和抗坏血酸量5.0mg;纸层析法分析标记物,标记率大于97%.此标记方法不需要进一步的分离,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O(^3P)与C2H2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HF/6—311 G(d,p),HF/6—311 G(3df,3pd),MP2/6—311 G(d,p)和MP2/6—311 G(3df,3pd)计算水平上,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振动分析.对反应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并确定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