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阴极电泳涂料的丙烯酸树脂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电泳涂料体系的特点,采用半连续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阳离了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影响丙烯酸共聚树脂的水溶性、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官能等性能的主要因素,GPS和FTIR分析表明,合成的阳离子丙烯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均比较适合,所有单体均参加了共聚,形成无规的丙烯酸聚物,并且反应的交联程度较高,适合用于阴极电泳涂料。  相似文献   
22.
电化学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愈合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电化学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试验装置,采用多孔混凝土模拟带裂缝的混凝土,以质量增加量、透水系数及声速等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不同空隙率的多孔钢筋混凝土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空隙率对电化学沉积早期愈合效果影响较小;电流密度与电解质浓度越高,电化学沉积速率越快;多孔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越小,声速越大,但生成的Mg(OH)2晶体片状尺寸较大,厚度薄,且排列松散.多孔混凝土模拟裂缝可有效地反映电化学沉积法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23.
24.
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镀液中固体微粒质量浓度及工艺条件对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及稳态析氧极化曲线的影响规律,对上述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如下:WC:50 g/L,ZrO2:40g/L,温度:20℃,电流密度:1.5 A/dm2,电沉积时间:2 h.所获得Al/Pb-WC-ZrO2复合电极材料的析氧动力学参数为:a=771 mV,b=140 mV,i0=3.11×10-6A·cm-2,并且电极的析氧过电位为η=1 009 mV,复合镀层中WC和ZrO2质量分数分别为10.02%和3.55%.  相似文献   
25.
应用阴极析氢气泡模板法在酸性硫酸亚锡溶液中电沉积制备三维多孔锡薄膜,并研究了电流密度、锡离子浓度、沉积时间以及添加剂苯甲醛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等对薄膜孔径大小和孔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8.0 A.cm-2时薄膜的孔径和孔壁结构无明显变化,提高锡离子浓度可使薄膜的孔径和孔壁厚度增加,苯甲醛和OP可显著改变薄膜的孔径和孔壁结构.  相似文献   
26.
采用恒电流沉积方法,以0.2 mol/L CoSO4 1.5 mol/L H2SO4为电镀液,在阴极大电流密度下,以氢气泡为模板,在石墨基体上成功制备了CoOx.yH2O多孔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等对CoOx.yH2O多孔薄膜的形貌及超电容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并对CoOx.yH2O多孔薄膜的沉积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oOx.yH2O薄膜呈纳米/亚微米级的多孔结构,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薄膜的孔径增大;同时,膜层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和功率特性,比电容达64.8 F·g-1,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不同沉积电位对电化学生长半导体热电材料Bi2Te3膜沉积过程、膜形貌、结晶性及相结构的影响。利用I-V循环扫描曲线分别研究了纯Bi3 、纯Te4 及其两种离子的混合溶液电化学特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能谱(EDS)对膜的微观表面形貌、相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生长的样品为斜方六面体(rhombohedral)晶体结构的Bi2Te3,薄膜表面平整致密,为明显的柱状晶结构,具有(110)择优取向;沉积电位越接近还原峰最大电流处,膜的生长电荷效率越高,薄膜结晶性也越好。  相似文献   
28.
牛连平  宗兆存  单永明  张明喆 《科学通报》2009,54(23):3692-3696
利用准二维电沉积法, 通过控制不同浓度的PdCl2溶液和沉积电压, 在硅衬底上制备出了钯微/纳米结构材料, 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沉积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浓度和沉积电压的不同, 沉积物呈现出准阵列、“树枝”状和膜状三种形貌, 溶液的离子浓度和生长电势对于沉积物形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些钯微/纳结构材料均由钯纳米颗粒构成, 属于面心立方结构.  相似文献   
29.
制备了准二维的Pb0.5Sn0.5合金电沉积物,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探针(EPMA)微区成分分析研究了沉积物的形貌变化和微观成分.通过研究发现,整个沉积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形貌特征和微观成分有明显的区别.分析表明生成不同形貌和微观成分的3个阶段各有其不同的主要的生长控制因素,分别是电化学反应、电场屏蔽效应和生长前端的离子浓度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30.
以高强度、高耐腐蚀性Ni-W合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柠檬酸胺-HEDP体系中,各种电沉积工艺参数以及热处理条件对Ni-W合金薄膜应力的影响规律及其在微喷嘴模具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应力为230 MPa、硬度高达988 HV、无裂纹的纳米晶Ni-W薄膜材料,为其在MEMS微器件、微模具制备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