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出现率、出现时间和电生理特点,探讨了RBD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生理诊断指标。帕金森病组14例,多系统萎缩组6例,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受试者行连续两夜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分析了伴发RBD的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60.3%和100%。其中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最主要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是下领肌弛缓消失(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增高。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出现率明显增高,提示RBD与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可以作为神经变性病合并RBD的多导睡眠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2.
科学大事记     
《创新科技》2003,(10):18-19
<正> 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水面救助机器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心研制的这个身躯为黄色的机器人总长不足1米,重量约有30公斤,能以每秒2至3米的速度前进,它虽不能载人,但可以拖着救生圈或绳子抵达落水者或遇难船只。机器人样子像两只捆绑在一起的小火箭,上面较小的部分装有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罗盘和各类芯片等,下面部分装有水下运动所需要的镍氢电池等。  相似文献   
53.
为了分析PD患者步行运动的变化特征,评价其运动功能,设计了一套基于穿戴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运动功能评价系统.该系统采集步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数据,计算人体上下肢和躯干的时空参数,包括摆臂幅度、频率等5个上肢运动学参数,步长、步速等7个下肢运动学参数以及转弯时间、角度等3个躯干运动学参数,以评价运动的协调性和对称性.针对13例PD患者和15例相同年龄段健康老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行走过程中,PD患者的步长与手臂摆动幅度均小于健康老人,但波动性较大,上肢和下肢的对称性和协调性均较差.据此可知,该方法能反映PD患者步行运动的变化特征,有效评价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V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及对左旋多巴类药物疗效与帕金森病(PD)的不同点。方法对28例VP及23例PD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检查结果及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P平均发病年龄晚于PD患者(P<0.05)。其男女比例约为3.67:1,有71.4%VP患者既往存在脑血管病及危险因素,少静止性震颤(36%)而以肌强直一运动迟缓(92.9%),步态异常(78.6%)明显。多伴有锥体束征(64.3%)及智能障碍(46.3%),显著高于PD组(P<0.05)。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基底节区及皮层下白质多发腔梗。VP患者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明显差于PD组,但部分患者有效。结论VP是独立于PD的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及头颅RJ表现方面同PD存在一定差异。左旋多巴替代疗法结合脑血管病治疗措施是目前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NT-3对帕金森病(PD)的修复作用,将NT-3表达载体pEGFP-C1-NT3转染大鼠原代神经干细胞(NSCs),构建了NSCs-NT3细胞.移植入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部MFB和VTA区域,观察到移植细胞在大鼠移植部位生长与迁移,证实移植成功.对移植后疾病模型进行APO旋转实验和水迷宫行为检测,结果表明,NT-3有利于学习与记忆能力改善,分子水平证实移植区域NT-3显著表达.本研究通过移植过表达NT-3的神经干细胞,从分子、细胞、组织和个体行为等不同层面证实了NSCs-NT3对PD模型大鼠修复的积极作用,为PD的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用乳胞素诱导SD大鼠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并进行行为学及病理学观察。方法乳胞素/DMSO(8μg/2μL)定向注射模型组大鼠左侧脑黑质内,DMSO组注射DMSO。于手术后第6、13和20天采用阿朴吗啡旋转实验检测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切片,进行TH阳性细胞计数及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情况。结果模型组中SD大鼠向右旋转速度大于7 r/min;脑组织切片中可见α-syn聚集。与对照组相比,模型大鼠脑组织切片中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模型组第10天处死大鼠与第20天处死大鼠相比,TH阳性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胞素单侧黑质内注射可以诱导大鼠PD模型。  相似文献   
57.
根据帕金森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水平,降低帕金森病对老年人的威胁,充分挖掘八段锦在医学领域的宝贵功能,并在医学领域发扬。本文使用文献检索法、逻辑分析法在理论层面分析,八段锦的调养功能、作用和特点以及帕金森的产生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进行了理论研究,进行八段锦锻炼可以对帕金森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八段锦通过减少体内自由基对帕金森病从病因角度起到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通过锻炼锥体外系功能改善帕金森病的外部临床表现;通过调节植物神经能缓解帕金森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神经退行性变病主要包括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研究神经退行性变病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多年来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9.
酪氨酸羟化酶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是多巴胺(Dopamine,D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由于黑质纹状体DA严重不足导致的一种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了TH主导的DA代谢调节与PD发生的相互关系,TH结构、DA代谢的调节以及TH在PD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帕金森病(PD)是发生在中老年期的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针灸被广泛地应用于PD的治疗,然而其机制并不清楚。结合近年来电针防治PD大鼠的研究成果,从电针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电针对运动行为的改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电针防治PD的相关机制,旨在对针灸治疗P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