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5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理论上分析了3种拍摄光路制作的离轴全息透镜的波带片空间频率的分布情况,计算发现了其平均空间频率大致相同,预计其衍射效率也应近似相等。通过测量,证实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文中给出了衍射效率的测试方法与实验值。  相似文献   
92.
声全息分析噪声场的空间频域重建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声全息方法是分析噪声场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在基于空间面积分的声全息重建公式的基础上利用二维快速Fourier变换进行了快速的声场空间频域重建。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 ,进行了模拟实验和现场实验 ,两种实验均证明了空间频域重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针对目前全息图数字再现中消除直射光方法操作过程复杂的问题,通过对全息记录过程及再现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消除全息图数字再现中直射光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并且数值计算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94.
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合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彩虹全息、体视对全息和合成全息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作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的合成技术,阐明了原理,给出了记录该类全息图有关参数的设计依据和方法,成功地在天津I型干板上制作了一种适于近距离观察的三维动态双视彩虹全息图样品,有效地消除了像混淆现象,其清晰的三维彩虹立体图像具有生动逼真的动态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5.
利用一个物镜获得大视角无狭缝一步彩虹全息。在记录时使物体与透镜同时移动,所产生的合成狭缝的位置与成像透镜的焦距无关,因此可尽量采用短焦距的透镜,从而获得较大视角的一步彩虹全息像。  相似文献   
96.
本文阐述了用光学全息方法鉴别指纹的基本原理,并对指纹鉴别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对此方法应用于实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本文的彩虹全息记录方法是用双透镜成像,曝光时只移动其中的一个透镜,而产生合成狭缝,透镜可采用大相对孔径透镜而得到大观察范围的彩虹全息图.  相似文献   
98.
用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对文献资料直接进行存储,既保留了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各种优点,又省去对原始资料作微缩胶片的麻烦手续,记录系统十分简便,并可用细激光束照明再现。  相似文献   
99.
柴油、甲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滴微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激光全息摄影技术和高速数字摄影技术观察了柴油、甲醇和水乳化液喷雾在高温高压(773K,3.1MPa)环境中发生微爆现象的瞬间和全过程,证实了微爆现象的存在.由于微爆机理的复杂性,尚难以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该过程.实验分析表明:若环境温度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乳化液滴表面首先形成“无水层”,液滴内部形成一个水滴的概率很小,可能形成几个相对较大的水滴,只要其中一个较大水滴的蒸汽压力大于液滴的表面张力和环境压力之和,液滴就有可能发生微爆,微爆不仅与液滴直径、组分的质量分数和组分间的沸点差等乳化液的本身特性有关,而且环境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该研究可以为乳化液喷雾微爆过程的数学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一种用于表面三维形貌恢复的数字全息显微方法.通过记录经4f系统放大的物体实像的离轴菲涅尔数字全息图,由数字再现技术获得物体的放大像,由此计算出物体相位反差像,从而得到物体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位于4f系统的前焦面时,可以消除相位信息中的附加相位因子,不需相位补偿即可获得准确的表面三维形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