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1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8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Pt羰基簇合物途径制备的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Pt羰基簇合物在N2气氛下于150℃热分解制得了无定形的碳载纳米Pt催化剂。发现甲醇在这种催化剂上氧化的起始电位和峰电位均比在传统的液相还原法制得的Pt/C催化剂上发生了,负移,峰电流也有明显的增加,且稳定性好。表明通过Pt羰基簇合物热分解制备Pt/C催化剂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Tetrahedral platinum (Pt) nanocrystals (3-8 nm) are synthesized in high selectivity (ca. 80%) from hydrogen reduction of aqueous K2PtCI6 by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Mw≈360000) as a protector. Morphology (TEM) measurements of the metal colloids and UV-Vis absorption of the colloidal solution are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tetrahedron formation during the syntheses with varying K2PtCl6/PVP ratios. The results clearly show a two-stage process for the selective formation of tetrahedral nanocrystals. Rapid nucleation and crystal form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result in round-like crystallites and the external facet evolution in thereafter slow crystal growth leads selectivel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tetrahedrons.  相似文献   
73.
对Ag纳米线的熔化和过热作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经典热力学模型对Ag纳米线的过热机制作了阐述;当考虑到低能Ag/Ni界面的作用时,推导了过热的定量表达式,说明了过热与纳米线的半径和界面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4.
市售8B铅笔芯经镀铂处理后,将葡萄糖氧化酶共沉积到新型多巴胺电氧化聚合膜中,最外层再修饰聚邻氨基酚薄膜,研制出新型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用于葡萄糖检测.  相似文献   
75.
综述近年来氧化锌纳米线阵列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状况,包括气-液-固催化剂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模板限制辅助生长法、金属有机气相外延生长法以及胶体化学的自组装(组织)法等,并且评价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6.
由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微电子工艺受经典物理学理论的限制,依靠这一工艺来减小电子器件尺寸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摩尔定律指出,在微处理器中晶体管的数量在18个月内就要翻一番,且晶体管的面积和成本也不断地成比例下降,这就引发了目前工艺和电子器件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要求半导体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去寻求新的工艺手段和新型半导体材料来满足未来半导体器件微型化发展的要求。硅基一维纳米材料被认为是未来微电子器件微型化的关键材料之一,它与现代硅基微电子体系完全兼容,可作为纳米器件的基本结构基元,因此在未来电子器件的纳米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铂扩散工艺对硅快恢复二极管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拉单晶硅片代替成本较高的外延硅片,采取铂扩散的方法引入复合中心,从而控制少子寿命以减少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了铂扩散二极管的特性,表明在扩散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铂扩散温度的升高,反向恢复时间TRR呈线性下降趋势;并且相同扩散温度条件下,电阻率越小的样品TRR值越小.随着铂扩散时间的增加,TRR值逐渐减小.分析了TRR以及正向压降VF的温度特性,表明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TRR呈上升趋势,而VF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90年代,纳米产品闯入世人生活,不断有信息向人们展示纳米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奇妙变化.例如,当咖啡不慎洒在裤子上时,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弄脏你的裤子,因为这裤子是纳米纤维的料子做的;当你不幸遭遇粉碎性骨折时,用上纳米技术生产的骨头就不用担心走不了路或写不成字,你可以重新拥有自己的腿或胳膊.这就是神奇的纳米技术.从广义上说,纳米技术就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与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纳米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导致了认知的革命:新物质世界及其特性,相应的新发现与新理论.  相似文献   
79.
《安徽科技》2011,(4):30-31
本刊讯近日,安徽省仿生感知实验室刘锦淮、黄行九研究组在纳米器件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论文《基于“T”型二氧化锡纳米线的分流器件》发表在国际材料科技与学术领域著名评论期刊《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2011,14,42—49)上。  相似文献   
80.
CL—7301萃淋树脂吸附铂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