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9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1 毫秒
61.
作为地方语言的重庆方言剧,得到观众喜爱的因素很多,其美感有乡音浓厚、语感顺口、听觉柔和、韵味较强、意义丰富等。方言剧的语言美、形式美、听觉美、视觉美处处皆是。以一段《傻儿师长》剧情为例,分析了重庆方言剧的部分美,旨为解说重庆方言的美。  相似文献   
62.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逻辑纯功能出发,对一篇英文散文“The Author’s Account of Himself”及其3个中译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英汉语篇在对整体深层次的语义关系把握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逻辑意义及其英汉语的体现形式上存在细微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句法结构差异引起的;此外,不同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及语言功底是造成英汉语逻辑纯理功能体现差异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63.
国际语言法学研究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Linguistic Law)(简称IALL)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国际性的交叉学科学术研究组织。会员由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既有法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有许多对法律语言问题感兴趣的普通成员。IALL侧重于从学术或职业的角度关注法律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或者对法律语言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比较语言法学”比较的是不同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法律语言和作为基本权利的语言权利。  相似文献   
64.
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深化客家方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语言学不但要研究语言和客观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主观社会诸因素在语言和言语活动中的反映。据此,我们应该联系社会,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研究客家方言。同时,又通过客家方言深刻地了解和研究客家这一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65.
各种语言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异性。以往的跨文化对比研究更注重语言和文化“特征”,忽略了其“共性”,但对语言文化间的“同”的研究跟对语言文化间的“异”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人称指示语的角度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并指出英语和汉语虽无亲属关系,但它们毕竟都是人类语言,有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66.
试论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翻译中进行再创造 ,必须从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切入 ,才能使文学翻译在深入剖析原文的基础上对原作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 ,并充分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终使译作超越原作。  相似文献   
67.
俄国术语学研究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大致按时间线索介绍了术语学在俄国的发展历程,评述了俄罗斯学派的一些特点,同时,也着重分析了俄国语言学传统对该学派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以人类基本文化结构对语义的作用规律为研究内容,借鉴国际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广泛探究众多语言方言的材料,在语义现象的普遍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揭示方面尤其成就斐然,卓然自成一家,堪为新时期国内语义研究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69.
言语学是不够科学的提法,我们觉得科学的说法应该是言语的语言学。叫言语学容易把语言学的领地无限制地扩大,也不利于科学的学科分工。修辞学、语用学其实都属于言语的语言学。  相似文献   
70.
在新疆诸多少数民族语言中,没有介词这一词类,介词向来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难点。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问题,以有标记与无标记、总括扫描与次第扫描等概念为切入点,以认知为最终的解释,以期对学生的一些偏误现象做出合理的概括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