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7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利用房室模型进行肝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FDG)代谢的动力学研究是进行人体功能信息的建模和研究肝脏葡萄糖代谢率的重要手段。动力学研究需要得到血液中的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将其作为模型的输入,估计出肝脏FDG代谢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然而,肝脏存在肝动脉输入和肝门静脉输入。研究分别采用动脉和门静脉的双输入方式和动脉的单输入方式作为血液输入曲线,用这两个输入函数分别进行了肝脏FDG代谢的动力学研究,比较了用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结果显示,在人体肝脏的FDG代谢研究中,用两种输入曲线得到的结果存在明显的不同,并且用双输入曲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62.
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在研究菌株Streptomyces viridocbromogenes96(SV-96)葡萄糖及氨盐代谢的基础上,采用“NTG随机诱变 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联合抗性”的试验方案进行阿维拉霉素高产菌株的推理选育,获得了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联合抗性高产突变株SV-GT-596.该菌株遗传性能良好,阿维拉霉素产量高达56.4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62.3%.实验表明,氨基乙酸和2-脱氧-D-葡萄糖抗性推理选育可克服随机筛选的盲目性,提高筛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3.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水解生成可发酵性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玉米秸秆的湿氧化预处理获得的可发酵性糖量进行探讨。通过不同的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比试验确定最佳玉米秸秆预处理条件。在此实验条件下,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经酶转化成葡萄糖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4.
以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为原料,与3-烷基/芳基-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2a~2h反应制得了8 个未见报道的3-烷基/芳基-6-(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氨基均三唑并[3,4-b]-1,3,4-噻二唑化合物3a~3h,并经IR,1H 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黄瓜赤霉、棉花立枯、玉米大斑、苹果黑斑、花生褐斑和小麦赤霉6种植物原菌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化合物3g在50 μg*L-1质量浓度时对小麦赤霉的防效达85%.  相似文献   
65.
采用多种工艺对大豆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以D-葡萄糖酸-б-内酯水溶液提取,乙醇沉淀除杂并结合DM130大孔吸附树脂注层析,能有效分离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异黄酮含量361.6mg/g,收率0.413%。  相似文献   
66.
采用多步活化法制备的聚乙烯醇膜 ,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酶的固定化。用对甲基苯磺酰氯处理聚乙烯醇膜 ,与二乙胺反应引入氨基 ,再用戊二醛处理 ,最后用取得的活化膜载体可在温和条件下固定葡萄糖氧化酶。所得酶膜与碘离子选择性电极组装成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测定葡萄糖浓度时 ,线性响应范围为 1 6× 10 - 4~ 5 8× 10 - 3mol L。  相似文献   
67.
研究了不同葡萄糖、谷氨酰胺浓度下JAL1细胞的生长、糖耗、乳酸及氨的生成、单抗合成等代谢过程及该株细胞的基本代谢规律,同时对该株细胞生长和单抗生产的动力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细胞培养箱中,采用方瓶批量培养杂交瘤细胞,培养条件为pH7.0-7.5,温度37℃,5%CO2。实验表明,在不同浓度葡萄糖、谷氨酰胺的培养液中,细胞的活性细胞密度、总细胞密度、细胞活性上均有不同,相应地,对细胞的最大比生长速率、葡萄糖最大比消耗速率、乳酸最大比生成速率以及单抗最大比合成速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还表明,该株细胞的单抗分泌是属于负生长耦联型的。  相似文献   
68.
以非晶态Ni-B合金阴极电解还原葡萄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化学镀镍法制备非晶态Ni-B合金电极,以此电极为阴极材料电解还原葡萄糖。结果表明非晶态Ni-B合金的电催化性能较晶态Ni优越,在温度为25℃,电流0.4A,电解90min,葡萄糖转化率达88.1%,电流效率保持87.5%。  相似文献   
69.
γ-环状糊精生产用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土壤中所筛选到的一株芽孢杆菌32-3-10进行研究,认为其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酶)作用于马铃薯淀粉后,生成的环状糊精产物主要为γ-环状糊精(γ-cyclodextrin,简称γ-CD),可以作为工业生产γ-CGTase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70.
测定了化学修饰[NiFe(CN)_6]~(2-/1-)电极在NaBr或KBr(以NaNO_3或KNO_3为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发现该电极对Br~-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D+—葡萄糖电化学氧化制备D_+—葡萄糖酸盐方面,[NiFe(CN)_6]~(2-/1-)电极是一种优越的电极材料,在反应过程中NaBr起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