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针对民族高校学生的特点,研究了电子类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环节的加强及优化教学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本栏文稿系我院承担的山东省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泰山石刻研究”的部分成果。该项目由袁明英先生主持。  相似文献   
53.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4):F003-F003
张吕,女,1964年3月出生,湖南常德市人,中共党员。现为长沙大学中文与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198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任教。分别在复旦大学进修古汉语硕士课程、1998年——2000年北京大学进修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2001年评聘为教授。1994年任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总支副书记,1998年任中文系系主任,2002年兼职西域民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54.
完善甘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71-72,48
本文通过剖析甘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5.
从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与全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及背景入手,指出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所处的现实方位及在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和人寿保险等方面进一步拓展的广阔空间,发挥保险业在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57.
百越民族的审美情致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审美的视角、钩沉了百越民族及其后裔朴而拙,壮而大,灵动飞扬,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致。  相似文献   
58.
董晓航 《科技信息》2006,(6):288-289
本文从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9.
罗平布依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平布依化是我国布依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保持着布依整体原生化的优秀内质,又有独特的再生创造话性。其特点是:(1)以美丽的自然环境为裁体;(2)以独特的民俗民趣为形态;(3)以鲜明的民族气质为核心;(4)以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为见证。强化这些特点,是建构罗平布依化价值的基本思路。“民族尊重”和“宽容姿态”是罗平布依化价值建构的起点和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60.
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的桥梁--文化空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它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与使用该语言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密切相关;文化空缺词又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它留给不同语言民族的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扇窗口。人们通过对其内涵的发掘、研究和阐述,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从而使跨文化言语交际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