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9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7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铁路交通车辆用 60 0 5A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变形 ,采用火焰加热方法进行矫正·研究了火焰加热温度对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硬度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加热温度低于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硬度未降低 ,热影响区内软化区的显微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 ;当加热温度超过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硬度发生较明显降低现象 ,软化区范围加宽·软化区材料性能下降的原因是在火焰加热的热输入过程中过热导致该区晶粒粗大  相似文献   
22.
由于莱氏体钢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常用的AISID2冷作磨具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但由此而易于崩裂且不易锻造及线切割加工。为此,调整其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而开发了一种新型模具钢(实验钢)。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及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回火温度对该新型钢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淬火及500℃回火处理时,实验钢与D2钢相比所含碳化物较少且颗粒尺寸较小,而且在各种回火温度下其冲击韧性和硬度均高于D2钢。例如经500℃回火处理,其硬度与冲击韧性分别为HRC64和45J/cm2·由于排除了其中的粗大又不均匀的碳化物,实验钢组织大为改善,由此而消除了在使用中的崩裂失效现象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3.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仪器,研究气体爆燃时,铁铝涂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的变化.当单位时间内提供粉末能量减少时,喷涂涂层的微观组织是黑白相间的片层组织.增加单位时间内提供粉末的能量.可得到均匀的组织涂层.当氧气和乙炔流量比为l时,涂层中各点的显微硬度近似相等,显微硬度值为552HV0.2.选用新型耐锌腐蚀涂层材料——铁铝合金材料,在工件表面喷涂铁铝合金保护层,探讨铁铝合金材料涂层质量与喷涂工艺的关系,从而获得最佳的耐锌腐蚀涂层.  相似文献   
24.
以正常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刺激的PM垂为对象,用MTT法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量和单细胞[Ca^2 ]i的动态变化,研究了大黄酸(Rhein)的作用特征和机理.结果显示,大黄酸对正常PMφ释放TNFα没有明确的影响,但对LPS刺激的PMφ释放TNFα有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10^-4mol/L大黄酸抑制了10μg/mL LPS效应的72%.值得注意的是,大黄酸不但抑制了LPS引发的PMφ[Ca^2 ]i的升高,而且使LPS引发的[Ca^2 ]i由宽平台峰状转变为振荡动力学模式,胞外介质无钙时又转变为更低幅值的峰.以上结果表明,大黄酸降低LPS引发的PM垂的[Ca^2 ]i升高是其抑制TNFα释放的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环节,并提示大黄酸在降低胞内钙释放和胞外钙内流的同时又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类周期性的调制.  相似文献   
25.
烧结温度对细晶粒Ti(C,N)基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超微、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超微、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的显微组织、性能的影响,并用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材料的显微组织逐渐变得均匀致密,晶粒长大不明显,环形相逐渐变得完整;当烧结温度超过1450℃,晶粒会明显长大,环形相变厚、变脆,导致材料的性能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超微和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410℃、1450℃.  相似文献   
26.
吉林西林河地区糜棱岩显微构造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吉林西林河地区糜棱岩的显微构造特征 ,指出韧性变形是该区太古宙断裂变形的主导变形机制 ,同时阐述了在该区研究糜棱岩显微构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能谱仪研究了 Ni— Al—B系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 ,结果表明 :合金的铸态室温组织由β相 ,L1 0 马氏体 ,γ′相及γ相组成 .β相呈枝晶形态 ;L1 0 马氏体呈片状 ;γ′相在枝晶间呈不规则形状 ,而在 β相内呈麦穗状 ;γ相与枝晶间 γ′相呈离异共晶组织  相似文献   
28.
Nd-Fe-B-Sn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末冶金烧结法制备了Nd-Fe-B,Nd-Fe-B-Sn和Nd-Dy-Fe-B-Sn永磁合金,用SEM和TEM分析了合金的显微形貌及相结构,并用永磁参量测量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合金的磁性能.研究表明,添加在合金中的Sn元素主要分布在富钕相中,且改善了富钕相与基体相(Nd2Fe14B)的润湿性.合金的相组成仍然是Nd2Fe14B相(Φ相)、富钕相、富硼相(η相),添加锡没有导致合金中析出新相.但是,添加锡使Nd-Fe-B系合金的室温磁性受到损害,然而却使合金在较高温时的矫顽力温度系数和开路磁通不可逆损失明显减小.锡元素对合金显微组织的改善,可能是合金高温磁性能改善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9.
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在农业、生物学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着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等问题。本文在近年来克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克隆的概念、研究历史以及克隆的方法、过程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克隆的意义及克隆动物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目前克隆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显微组织对Fe3Al基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以及抗蠕变性能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减少横向晶并不是提高Fe3Al合金室温塑性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加大形变量,细化显微组织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但会使其高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