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8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21.
22.
本文分析了美国著名数学家亚伯拉罕·鲁滨逊一生中各个时期数学哲学思想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尤其是他作为数学形式主义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迈蒂致力于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实践本身的数学自然主义纲领,以改进蒯因的严重偏离数学实践的自然主义图景.然而,她将数学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都归之于方法论问题的策略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24.
自近代科学形成以来,实在论和实证论的争论从未间断。在19世纪,这种争论是围绕着原子理论进行的,而在本世纪则转到量子力学上来了。从量子力学诞生起,关于它的数学形式体系的诠释就成为一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各种不同哲学背景的诠释纷纷而出。已往的诠释集中于量子力学预言的统计特征。由于1970年代检验Befl不等式的实验基本上确认了相关体系的  相似文献   
25.
有一支反实在论通过技术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强幻觉(真实与虚假在认识论上是原则地不可分辨的)来驳斥“物质实体实在论”。但这样的论证必须证明:1、如果这样的强幻觉是可能的,那么,实在论就是错误的。2、这样的强幻觉是可能的。在剖析翟振明相关论文的过程中,本文表明:1与2都是错误的。因此,通过幻觉来否定实在论的做法根本行不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实在论的最后崩溃,但本文最后将论证一个对实在论更为有利的结论: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生活在虚拟实在中”这句话是真的。  相似文献   
26.
英国著名神学家T.F.托伦斯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得益于宗教改革之后的新神学,终极原因从自然的研究中被排除出去,承认自然具有真正的偶然性。他认为,自然科学与神学都是严格的科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必须要符合研究客体的性质,因此自然科学必须通过实验,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进行,而神学则只有在人类对上帝的信仰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7.
张军 《当代地方科技》2007,(12):169-170
虚拟实在的本体论问题是本体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翟振明先生与黄勇先生关于虚拟实在争论的分析,发表作者的一点看法。翟氏力图通过对虚拟实在的论证最终达到他的"一锅端"时,由于他的不证自明的前提本身不具有合理性,所以他关于二者本体论对等的观点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黄氏在反驳他的观点过程中,由于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实在论者,他关于虚拟实在的本体论的实在论和认识论的实在论的反驳也是差强人意,因此并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8.
广泛流传着一种看法,认为自量子力学问世之日起实在论便一劳永逸地被驱逐出物理科学领地。这意味着:量子力学为反实在论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而不可能同任何形式的实在论相协调。然而,这种草率的论断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将阐明:量子力学对实在论(或反实在论)既不构成威胁,也不为反实在论(或实在论)提供决定性的支持。就是说,量子力学对于实在论-反实在论论争所作的反应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29.
弗雷格的第三领域与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这不仅表现在波普尔自己将世界3理论追溯到弗雷格,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三领域和世界3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相似。第三领域和世界3的提出在认识论上也存在共同的基础:反心理主义。如我们将要分析的,弗雷格和波普尔都坚定地拒斥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盛行的心理主义思潮,而无论在认识论上还是在数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中都持一种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态度,强调真理和知识的客观性。这种倾向导致他们反对本体论上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二元划分,而又划分出一个主要包括客观的思想内容的“第三领域”和“世界  相似文献   
30.
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是社会科学哲学中最著名的论争.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逐渐处于劣势.而"批判实在论"的兴起为超越自然主义和反-自然主义的局限性提供了可能,并在此基础上复兴社会科学中的自然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