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32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夏正楷  张小虎  楚小龙  张俊娜 《科学通报》2009,54(12):1742-1748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市薛村附近的南水北调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薛村遗址揭露出大量的古地震遗迹, 主要有地堑、地裂缝和古代文化遗迹的错位等. 根据古地震遗迹与文化层(或灰坑)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判断古地震发生在商代前期, 大致时间在二里岗下层晚期到二里岗上层之间, 进而通过灰坑中木炭的AMS14C测年, 确定这次古地震发生在(2910±35)~(3165±35) a BP (或(3160±35) a BP)之间, 亦即日历年龄1260~1520 BC(或1510 BC)之间. 薛村史前地震遗迹迹象清楚, 年代确凿, 填补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古地震记录的空白. 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史前地震的了解, 拓宽了古地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而且也为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量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量进行分析计算,提供各供水区供水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及其参数,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工程供水效益的风险分析提供了基础。同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在适当考虑水源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供水区当地各种水源合理调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多变量AR(1)随机模型,对中线工程水源区的可调水量及各供水区的缺水量进行联合模拟研究,并由模拟的长序列进行供需意义上的供水量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各供水区供水量的概率分布,可近似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描述;计算资料条件下,中线工程供需意义上的供水量风险值约为20%。  相似文献   
7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宜选择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今年6月初 ,国内几乎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南水北调日程表”已经排出的消息 ,拟于今年拿出规划思路 ,力争“十五”期间开工 ,“2010年中线通水” ,“届时 ,北京人将坐在家中喝到长江水”。笔者认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工程) ,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是不适宜的 ,为确保将来持续有水可调 ,必须另行选择中线调水工程的取水口!一、中线调水不宜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中线调水工程拟依托丹江口水库为取水口 ,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开始规划的。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巨大变化 ,可谓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相似文献   
74.
本项目为2004年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0421000300),在研究中充实了复杂系统水资源动力学特征分析的理论体系和复杂系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水文水资源要素预测的预测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了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的有机耦合技术,建立了基于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耦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系统,并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详细介绍了典型城市(郑州市)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探讨了多水源供水的水价格体系;研制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决策软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介绍了南水北调穿京石高速隧洞工程通过粉砂地层施工中所应用的主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6.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90%的输水河道是利用现有河道.由于现有河道水环境问题突出,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决定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在分析工程影响区域水污染来源及成因、水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东线治污规划,预测调水水质,探讨东线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7.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区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对调水区温泉的水温、流量、水化学成份、水化学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就西线调水引水线路所穿越温泉(群)的成因进行了判断论证,从地温场和地温梯度出发,说明了温泉产生的地学本质,并就热水对地下输水工程施工所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8.
在生态调查基础上从微生物学指标、理化指标及叶绿素a指标诸方面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寡污型水体,水体基本处于贫-中营养状态,水源区指标除TN指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外,其它监测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是理想的水源地.本研究为建立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针对南水北调东线供水公司与员工之间道德风险问题,应用信息经济学中委托代理理论,给出了降低道德风险的激励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努力水平,要建立以员工偏好为导向的激励组合;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员工的心理不安成本呈正相关关系,委托人可以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心理不安成本;员工的努力程度与员工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委托人要加强员工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评价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80.
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灌溉、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分析和评价了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进行生态环境安全规划、管理;兴建崔家营、新集水利枢纽工程;加强水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确保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安全性和高效益性,使南水北凋中线工程调水给襄樊市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襄樊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