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3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3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3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41.
简要介绍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热泵(MSAHP)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可实现的功能模式.对MSAHP样机在3种不同工况下热泵制热水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系统最高性能系数为6.1,在低温环境下性能系数范围也能达到1.8~5.9,表明MSAHP在热泵制热水模式下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2.
太阳能以其节能、清洁、零排放、来源广泛、安全等特点,成为目前各种新能源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种绿色能源。通过对太阳能设施在公路交通各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提出了缓解交通能源危机及交通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以泰州大桥北塔,北锚施工营地为对象,从粉尘、SO2排放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分析了太阳能利用对比于普通燃煤锅炉对环境的影响,发现太阳能利用能明显地改善营地的环境。  相似文献   
44.
45.
n^+/p常规硅太阳电池表面“死层”的减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透过热生长氧化层扩散的方法,可以减缓高浓度浅结磷扩大硅表层带来的晶格损伤(即“死层”)双晶X射线衍射图形和杂质纵向分布测量均证实了这一点,用此方法制备的常规结深的太阳电池,其相对光谱响应400~600nm波段内平均提高了50%,在AMO(25℃)条件下,其光电转换效率也从常规电池的11.8%提高到12.3%,转换效率可望在工艺最佳化研究后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我国185个气象测站1971~1980年夏季雷暴活动频数对2级以上太阳耀斑的影响。江、浙、皖、赣一带耀斑爆发后雷暴平均频数比爆发前提高(40~43)%;而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则降低(19~31)%。经Student-t检验,耀斑爆发前后雷暴频数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分别通过了优于10-5、5×1003及10-4的置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47.
上海近数十年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气象台(位于市区龙华)近数十年气侯资料前后时期的历史分析,并与同时期郊县气候记录对比,滤去区域气候因素的影响,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特征,发现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和能源消耗量等的快速增长,导致上海城市气侯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热岛效应效著,城乡气温差别逐渐增大;域区风速和湿度渐次减小;雾日数和晴天日数减少,低云量和阴天日数增多;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减少,散射辐射和混浊因子加大。观测实践证明:上海“城市发展”这个人为因素对当地气候确实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本文根据p-n结电容放电理论为采用开路电压衰减法测量太阳电池异常少子寿命提出修正计算公式,分析指出,电池光致注入与电致注入少于寿命不同是由于p-n结基区少于寿命中的有效分量不同造成的。此外,还讨论了电致注入少子寿命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49.
本文提出了太阳池反射板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加设平面反射板可以提高小型太阳池的集热性能,尤其在冬季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0.
Synthesis of TiO2 nanotubes film and its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y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TiO2 nanotubes with diameters of 10 nm and lengths up to 600 nm were fabricated by directly using commercial TiO2 powders P25 as the precursors via sonication-hydrothermal combination approach. TiO2 nanotub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ay powder diffractometer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 pattern (SAED) and transmission elec- tron microscope (TEM). The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y of film electrodes modified with TiO2 nanotubes was studied and revealed that TiO2 nanotubes can be used as the light scattering centers to increase the light absorption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The TiO2 nanotubes film electrodes mixed with 10% small nanoparticles TiO2 had both strong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y and fin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kind of electrodes can be used as electrodes in improving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