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666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目的】揭示洪泽湖水位夏低冬高的独特水文特点对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简称碳通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涡度相关及土壤水热监测系统,对洪泽湖湿地河湖交汇区典型杨树人工林碳通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3 a(2016—2018年)的观测,分析月尺度上碳通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洪泽湖河湖交汇区杨树人工林的NEE值具有明显“V”形变化曲线,白天表现为碳吸收,夜间表现为碳释放,日均碳汇时间为10 h;②研究期间各旬NEE值在2018年的2月上旬最高(7.117 g/m2),最低值出现在2017年的7月中旬(-212.256 g/m2);3年间年均NEE值为-1 413.403 g/m2;③在洪泽湖开闸时期(5—8月)水位低,土壤含水率和风速是影响NEE的主要因素,关闸时期(9月至翌年4月)水位高,NEE主要受空气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影响。【结论】夏季对洪泽湖开闸放水,有利于河湖交汇区杨树生长及碳汇增加,冬季蓄水地下水位抬高,对杨树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开沟筑垄来消除,进而有利于区域杨树人工林全年碳汇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82.
 土壤是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源与汇,也是抗性基因发生水平转移的重要热区。综述了土壤环境中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及驱动因子,阐述了抗性基因在土壤-植物、土壤-动物及土壤-水体等不同系统中的传播过程,总结了抗性基因在土壤中的传播扩散机制,表明水平基因转移是抗性基因在环境中传播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土壤-植物系统是抗性基因从环境向人类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途经,是环境抗性基因人群暴露的主要来源;不是所有的抗性基因都具有严重的健康威胁,鉴定高风险的抗性基因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源头控制是控制抗生素和抗性基因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83.
探究桂西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构建“活力(Vigor)-组织力(Organization)-恢复力(Resilience)-服务力(Services)”(VORS)模型分析区域生态健康,借助地理检测器探讨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年间桂西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446增加至2020年的0.478,整体上呈改善趋势,这得益于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②在空间分布格局上,桂西南生态系统健康总体上西北部及中部地区优于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及中部区域以亚健康状况为主,而病态和不健康状况则分布在东南部南宁市主城区。③土地垦殖率、平均海拔、夜间灯光强度、人口密度、坡度是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子,其解释力均大于或等于0.45;与单因子相比,自然因子和人文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解释力更强。在今后发展中应加强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84.
为嘉陵江流域及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期地表覆盖数据,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和生态风险指数(ecological risk index,ERI)评估模型、地理探测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定量评估了嘉陵江流域ESV和ERI的时空演变、分异特征和关联性。结果显示:2000—2020年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建设用地和水域增长迅速;研究期内流域ESV增长了1.50%,且高和极高等级单位面积ESV区域在流域内分布较广,水域面积增加是ESV增长的重要原因;研究期内流域ERI逐步降低,且极低和低等级ERI区域在流域内分布较广;人为影响指数与土地利用是ESV和ERI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ESV和ERI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空间负相关性,主要关系为高价值-低风险,即ESV较高区域的ERI较低。推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合理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加强林地和水域保护力度,对嘉陵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85.
双创示范基地虽然通过深化改革、承载产业、汇聚要素和营造氛围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也存在改革"断头路"与"发卡弯"过多、发展求大求全与趋同、工作机制欠健全等问题。2017年,继续强化双创示范基地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关键是要突出双创的改革本质、凝练主体的示范特色、健全工作机制、实施适度扩围,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创业创新高地,为持续壮大发展新动能打造新载体、营造新生态。  相似文献   
786.
湖泊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碳减排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的湖泊湿地退化等限制了其碳汇功能的发挥。笔者梳理了我国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与成因,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环境污染对湖泊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总结了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增汇途径:①通过水环境修复技术去除内源和外源污染物、提升湖泊湿地水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途径提高湿地植物和土壤碳储量;②生物修复可直接提高植物碳储量,进而通过植源碳的输入和微生物作用等过程提高土壤/沉积物碳储量。水文修复和生境修复技术可为生物修复营造有利的水位和生境条件。未来应强化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其碳库的协同关系及机理、水质特征对湖泊湿地碳演化规律的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饱和度和碳汇计量核准系统的研究等,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