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方法,研究了F-T合成铁-锰系催化剂于不同条件下吸附CO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不同加氢活性碳物种的形态和反应性。结果表明,一氧化碳在铁基催化剂上解离后,可形成三类不同加氢活性的碳物种:表面碳(或其衍生的表面碳物种)、体相碳化物和非活性碳。其中,表面碳是形成甲烷及高级烃的表面活性中间物;体相碳化物可能是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下的真实活性相;而非活性碳则可能导致催化剂的失活。适量的锰、钾助剂对一氧化碳的解离及碳物种的形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FeMnCuO_4/硅聚合物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的新型耐高温、耐候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由高吸收率、低幅射率新型太阳能吸收颜料FeMnCuO_4和新的耐高温粘合剂硅聚合物组成。对影响FeMuCuO_4/硅聚合物涂层光学性能分析,确定出涂层制备工艺条件,可望该涂层在太阳能光—热转换,高温太阳能集热器上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在利用废甲醇催化剂生产活性氧化锌过程中,过硫酸铵脱除硫酸锌溶液中铁锰杂质的方法,其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溶液pH=7,反应温度为85~90℃,氧化时间2 h,硫酸锌溶液的浓度1.5 mol/L;与高锰酸钾氧化法比较,本工艺具有容易操作,铁锰杂质脱除率高的优点,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活性氧化锌产品中铁锰杂质的含量分别低于0.000 3%和0.000 5%.图3,表1,参8.  相似文献   
64.
岩石漆是地表风化环境中最具代表性的铁锰质沉积物,一直以来在学界广受关注.近几十年来,随着表征技术的不断发展,岩石漆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简述了岩石漆的研究历程,着重介绍了岩石漆的形貌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物组成和成因机制.产于地表暴露环境中的岩石漆是地表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物质发生交互作用的关键性场所.因此,...  相似文献   
65.
为了减小钴结壳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载荷,提高集矿机的行走安全性,提出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的切削方法.分析了单个截齿切削钴结壳时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的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获取了水射流压力和刀具在钴结壳表面产生初始裂纹所需最小切削力的作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与纯刀具切削相比,当水射流作用点和刀具作用点重合时,刀具在钴结壳表面产生初始裂纹所需的最小切削力明显下降;随着水射流压力的增加,刀具所需的最小切削力急剧下降.开展了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模拟料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纯刀具切削钴结壳相比,水射流辅助刀具切削钴结壳时,切削过程中冲击载荷的最大值明显下降,当射流压力为5 MPa时,冲击载荷的最大值下降约50%,有效值下降约10%.  相似文献   
66.
贵州中三叠世生物礁的再研究——三叠纪钙结壳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嘉松 《科学通报》1992,37(5):438-438
分布于贵州的中三叠世拉丁期生物礁横贯于贵州全省,并镶边于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的边缘,代表台地边缘的堤礁。这一堤礁呈为拉长的S形,东起玉屏,西南止于兴义。通常又称为相变带。受此堤礁的阻隔,使两侧的沉积物迥然不同。堤礁之西北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台地沉积,而其东南则属于深水盆地相沉积。此外,在盆地相沉积内尚出现孤立分布的罗甸板庚环礁。  相似文献   
67.
68.
地下水除铁除锰机理与技术的变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除铁除锰滤层中Mn2 的氧化是生物化学氧化,培养成熟的生物滤层中存在大量的铁、锰氧化细菌,它们对于铁、锰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以铁、锰氧化细菌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滤层的除锰活性至关重要.通过简单的一级曝气、一级过滤可以同时深度地去除Fe2 ,Mn2 .以此理论指导的除铁除锰水厂取得了预想的成果.出厂水水质稳定,总铁为痕量,锰质量浓度小于0.05 mg/L.  相似文献   
69.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水质特点为pH低,酸度大,同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金属离子,如铁、锰等.本文对AMD中铁、锰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揭示:初始pH高有利于铁的氧化水解反应;随着pH的升高,铁的氧化反应由微生物催化氧化转化为非生物催化反应;锰的氧化物在有Fe^2+存在时不稳定,对Fe^2+的氧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剑湖表层沉积物铁锰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揭示其生态风险,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了剑湖表层沉积物中铁锰含量,使用优化的BCR连续提取法提取了四种形态含量,利用富集因子法和次生原生比值法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状况。结果如下:①剑湖表层沉积物铁元素平均浓度为(40 611.89±1 659.49) mg·kg-1,锰为(669.30±27.13) mg·kg-1,两种元素均从湖东南向湖内其他区域辐射递减。②铁锰元素形态含量占比顺序分别为残渣态(95.07%)>可还原态(4.35%)>可交换态(0.51%)>可氧化态(0.06%),残渣态(94.55%)>可交换态(3.04%)>可还原态(2.19%)>可氧化态(0.21%)。③铁锰残渣态最高值均在湖东南,可氧化态最高值在泉眼附近。铁可还原态南多北少,可交换态由新水河、黄龙河之间区域向周围辐射递减。锰可交换态最高值位于湖东南,可还原态高值区位于湖西南部、东北部。④生态风险方面,铁锰均处于无污染或中度污染等级,来源均主要为自然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