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运用1984~1986年上海地区15个站的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测站pH值与若干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2.
53.
54.
本文根据衡阳市酸雨污染的状况,讨论了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5.
56.
Crutzen  PJ  崔沿江 《世界科学》1989,11(4):36-37
地球上的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由于环境压力的变更,一些新的物种诞生了,而另一些物种则灭绝了。物种的平均寿命是1百万到1千万年。不过,其过程是不稳定的,最大的灾难是6500万年前白垩纪、第三纪(K(?)T)之交发生的大批生物的灭绝。对这一事件的流行解释,是设想一颗巨大的陨星和地球相碰撞,产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从微生物学角度评价了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经不同地区土壤中微生物(细菌、霉菌和放线菌)数及细菌和真菌组成的比较,结果表明:酸雨使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其中芽孢杆菌和假单孢菌的数量变化占主导地位。真菌的数量则相对增加,主要是曲霉和青霉呈增长趋势。而土壤中放线菌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为攻克城市轨道交通金属构件防腐技术难题,重庆大有表面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悉心研究,反复试验,研发出无“三废”排放、抗酸雨腐蚀、耐磨抗冲击,特别适用于轨道交通金属构件的重防腐表面处理新技术——《锌镍渗层防腐技术》。  相似文献   
60.
利用西昌、攀枝花、温江三站近7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三地的酸雨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昌1—12月为弱酸雨污染;攀枝花1—3月无酸雨污染,4—12月为弱酸雨污染,温江秋、冬、春三季均为强酸雨污染,夏季为弱酸雨污染。西昌近年来p H值有增大趋势,攀枝花与温江年变化趋势不显著。经综合比较,温江为重酸雨区,攀枝花与西昌为轻酸雨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