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7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9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0年   5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为刻画整个太平洋内区经向热输送的基本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并初步探讨变化的原因,基于Argo温盐资料,利用P矢量法反演了太平洋的绝对地转流(AGC),并结合Ekman流,分析了年平均和季节平均的经向热输送。结果显示,在13°S~13°N,经向热输送主要由Ekman经向热输送控制,季节变化显著,且南北半球变化相反,北半球1-3月有北向输送最大值,8-10月当经向热输送转为南向时,Ekman经向热输送达到最小;南北太平洋经向热输送的季节变化存在显著的不对称特征,北太平洋的明显强于南太平洋,低纬度海域的明显大于高纬度海域。分析表明,经向热输送的季节变化与纬向风应力的变化直接相关,由于未能有效包含西边界流及赤道区域,对比前人的研究结果后推测,西边界流和赤道流在维持南北太平洋经向热输送的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2.
中途岛战役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以航母和空中力量决定胜负的最大战役……  相似文献   
63.
薇儿 《科学大观园》2013,(22):73-73
太平洋底发现太阳系最大火山科学家最近发现在太平洋深处隐藏着一座巨型火山——大塔穆,其面积相当于英国国土的总面积。大塔穆位于日本东部1609.34千米处的太平洋海底高原沙茨基隆起上,峰顶位于海面下1.98千米处,宽度大约是643.74千米。英国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对岩样进行研究后认为,  相似文献   
64.
七月的一个晴日,汤普森号(R/V Thomas G.Thompson)花了90分钟通过了连接西雅图内陆水域与普吉特湾的通道.甲板上,约翰·德兰尼(JohnDelaney)不安地注视着海面.作为华盛顿大学的海洋学家,他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在太平洋波涛下进行科学探索的出行.但德兰尼希望这次历时七周的行程为此类耗时的出行画上句号.他叹了口气说:"我们不想被拴在船上."相反,他开始耗巨资,要在海底打开一扇永久的窗户.  相似文献   
65.
《广东科技》2011,(2):10-10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日本科技公司清水建设(Shimizu)拿出构想:人类未来可以生活在巨型睡莲一样的迷你漂浮城市里,随波逐流在太平洋之中。并将之命名为“绿色浮莲”(GreenFloat)。  相似文献   
66.
本文基于笔者长期从事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的相关研究,以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构造地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磁条带分布、断裂构造分布、大火成岩省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继续研究其海山时空分布特征,相关论文也将于近期发表。  相似文献   
67.
《科技知识动漫》2007,(7):59-59
蠕虫是近几十年来被发现的新动物品种。那是在1979年的冬天,美国的一支海洋考察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水深2500米的一个海底温泉口处,发现了一种新的须腕动物——科学家们暂时称它为“大胡子蠕虫”。这是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神秘生物,它的躯体长约2米多,没有嘴、眼睛和消化系统,只有神经系统,全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相似文献   
68.
69.
70.
一从英美协定到德义日同盟三个月郁闷的夏季过去了,欧洲大陆上的暴风雨,开始推移到太平洋,我们正处在一个暴风雨的前夜。三个月前,法国对德的屈服,造成了欧洲战局一面倒的形势,同时也使太平洋上原有的均势,失去了平衡,这样才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威协越南与荷印,要求封闭滇越路与滇缅路。太平洋上由此掀起了一片新的波涛。在本刊第八期‘远东外交战的新阶段’一文中,我曾经指出,对于这一新阶段中日阀的加紧南进,英国所采取的对策,是‘战略的撤退’,美国所采取的是‘战略的攻势’。这两种战略确然不同,而其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