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比较了抽吸法和剖切法取得屠宰奶牛卵巢的可用卵母细胞数,并探讨了在卵巢运输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和卵裂率的影响.从屠宰场收集奶牛卵巢158个,用抽吸法抽取了96个卵巢,平均每个卵巢收集可用卵母细胞8.04枚(772枚/96卵巢);用切剖法切割了62个卵巢,平均每个卵巢收集可用卵母细胞18.89枚(1171枚/62卵巢).统计分析证明,两种采集方法获得的可用卵母细胞数差异极显著(p<0.01).将屠宰牛卵巢分别置于20℃~29℃和30℃~38℃的生理盐水中,在6h内收集到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分别为53.8%、31.7%和63.3%、34.3%,两者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30℃~38℃温度下,屠宰牛卵巢保存时间超过6h时,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卵裂率显著下降,分别为36.1%和0%.与小于2h和2~6h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2.
低氧培养早期胚胎克隆小型猪(Sus Scrof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的体细胞克隆在人类的异种器官移植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以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 从屠宰场采集初情期前母猪的卵巢,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去核构建克隆胚胎, 重构卵电融合并激活, 在7% O2, 5% CO2及88% N2的气相条件下NCSU-23或PZM-3培养基培养. 给3头代孕母猪移植230枚克隆胚胎, 其中一头妊娠足月并产下3头仔猪, 生产克隆猪的效率达到1.3%; 其中一头健康状况良好, 存活至今, 毛色及DNA微卫星遗传分析证实为克隆个体. 以上结果表明, 利用初情期前母猪的卵母细胞, 克隆胚胎培养在低氧条件下, 是生产克隆猪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3.
Great progress have been made in animal cloning in China, as evidenced by the live births of cloned cat- tle[1,2], goats[3,4], and sheep[5]. In contrast, pig cloning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ough limited fundamental studieshave been conducted[6]. It is g…  相似文献   
44.
发情犬与未发情犬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发情犬和未发情犬卵巢,回收大腔(直径大于2mm)、小腔(直径1-2mm)和不可见卵泡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结果如下:①发情组的单精受精率(31.2%),原核形成率(19.4%)高于未发情组。发情组的多精受精率(12.6%)要低于未发情组。②直径1-2mm、大于2mm卵泡组单精受精率略高于不可见卵泡组。可见卵泡组的原核形成率高于不可见卵泡组。③发情犬卵泡直径大于2mm组卵裂率高于发情犬和未发情犬  相似文献   
45.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卵子发生过程中卵母细胞表面和滤泡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从卵原细胞期到卵黄大量合成时期,滤泡细胞逐渐向卵母细胞迁移,细胞膜向外伸出许多突起,胞质中的细胞器逐渐增多,它们与卵黄蛋白物质一同移入卵周隙.到卵黄合成晚期,滤泡细胞逐渐解体.与此同时卵母细胞表面在卵黄发生初期可见微胞饮小泡;卵黄大量发生期出现大量微绒毛;卵黄合成晚期,卵黄膜形成,卵黄膜上出现多条通道,这些结构为卵母细胞吸收来自滤泡细胞的卵黄蛋白物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寻找昆明小鼠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率的新途径。方法选用5~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不同前处理液(10%EG或10%EG+10%DMSO)中平衡5 min,然后在冷冻液(EFS30、EFS40、EDFS30或EDFS40)中平衡30 s后进行OPS(Open pulled straw)法和SSV(Solid-surface vitrification)法玻璃化冷冻保存。结果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的OPS法冷冻保存中,用EFS液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最高为84.4%,成熟率低于16.7%;而在SSV法冷冻保存中,用EFS液冷冻的卵母细胞解冻后形态正常率最高为86.0%,成熟率为46.5%。OPS法和SSV法冷冻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形态正常率为91.6%和91.4%,与对照组间差异较显著(P>0.01);成熟率为42.9%和59.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多种抗冻保护剂组合使用效果好于单种抗冻保护剂;EDFS冷冻液冷冻保存效果好于EFS,尤其是EDFS30;OPS法可以有效地冷冻保存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且新型玻璃化冷冻法SSV法冷冻保存效果优于OPS法。  相似文献   
47.
卵巢的运输条件是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与胚胎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找到牦牛卵巢的最佳运输温度,将采集的新鲜牦牛卵巢分别置于15-20℃、25-30℃、35-40℃的生理盐水中,1-2 h送回实验室,比较不同运输温度下的可利用COCs回收率、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与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发育.结果表明35-40℃运输卵巢能显著提高牦牛可利用COCs回收率(72.0%),但25-30℃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其它组差异显著(78.9%);25-30℃组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与体外受精后,8细胞和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由此推测:25-30℃为牦牛卵巢的最佳运输温度,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质量与胚胎体外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48.
主要探讨使用CB预处理和不同温度冷冻保护剂对猪卵母细OPS玻璃化冷冻保存的影响,并对使用不同温度冷冻保护剂下,探讨离心猪卵母细胞后的OPS冷冻、解冻的效果.结果表明,体外成熟培养12h后,将经7.5μg/mL细胞松弛素B(CB)处理的猪卵母细胞进行OPS玻璃化冷冻保存.解冻后继续体外成熟培养,猪卵母细胞的形态正常率和成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经冷冻前经CB预处理的卵母细胞其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桑葚胚和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此外,使用预平衡至39℃的冷冻保护剂能够达到较好的解冻效果,卵母细胞成熟率较高,但离心并没有促进冷冻后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率.  相似文献   
49.
单倍体细胞适合进行遗传分析。最近成功通过单性生殖获得的小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haESCs),使得科学家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基因筛选。然而,从这些haESCs产生活的动物一直没有被实现,而这是将遗传分析扩展至机体水平所需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劲松研究组和分子生物学国家重  相似文献   
50.
注射hCG18h后收集小鼠卵母细胞,采用不同试剂和作用不同时间对其进行激活,观察不同类型激活卵的形成情况及孤雌胚的发育状况,并对单倍体孤雌胚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几种激活方法均可得到均质单倍体、嵌合单倍体、1个原核(1PN)的杂合二倍体和2个原核(2PN)的杂合二倍体4种孤雌激活类型。乙醇及Srcl2单独激活后出现单倍体的比率较高;而乙醇联合6-DMAP以及Srcl2联合CB激活后出现二倍体的比率较高;2)10%的乙醇单独作用10min,卵母细胞激活率最高,达到63.3%;在激活卯的原核类型上,2-细胞(嵌合单倍体)的比率随着乙醇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醇单独激活后过二细胞阻滞率及桑葚胚的发育率较差;3)10%的乙醇处理5min后染色观察发现出现2细胞嵌合单倍体的比例较高,但接着用6-DMAP分别处理2、4、6h,跟踪观察发现杂合二倍体类型出现比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处理6h后出现2PN杂合二倍体比率最高,且过二细胞阻滞率及桑葚胚的发育率也显著高于乙醇单独激活,但嵌合单倍体数量较不加6-DMAP时却减少;4)10%的乙醇、2mmol/L的6-DMAP联合5μg/mL的CB处理6h后,过二细胞阻滞率及桑葚胚的发育率与不加CB比较差异不显著;5)10mmol/L的Srcl2单独及联合CB分别作用2、4h均能有效激活小鼠卵母细胞,单独及联合CB作用4h的激活率最高,两者差异不显著;在激活卵的原核类型,Srcl2单独激活后出现单倍体类型的比率较高,而联合CB后出现二倍体的比率较高,且过二细胞阻滞率及桑葚胚的发育率与Srcl2单独作用相比差异显著;6)先Srcl2处理1h后染色观察发现形成均质单倍体的比例较高,但接着用CB分别处理1、2h,跟踪观察发现杂合二倍体类型出现比率大大提高,同时发现均质单倍体类型数目反而有所减少。结论:小鼠卵母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